拓跋珪沒有理會諸將的請命,目光轉向張袞:“侍中可知護佛侯、乙弗叛逃的緣由?”

張袞沉吟一番,道“臣略有猜測,此二人或欲歸西海(青海)”。

拓跋珪眼前一亮,大致明瞭二部叛逃的緣由,乙弗部與護佛侯出自西部鮮卑,在西海建立乙弗勿敵國,雄據一方,二人想要透過內附遷徙至西海也不是不可能。

乞伏、禿髮、沮渠、破多羅等部都是透過內附遷徙到涼州一帶。

拓跋珪思慮片刻,覺得應該示之以寬,避免更大的動盪,揮手壓下情緒激憤的將領“侯辰、代題世代履行職責,縱然有過失,亦當容忍。方今國家草創,人情未一,愚蠢平庸的人固然徘徊不前,不值得追趕”。

“王上聖明”張袞拱手讚道。

“臣……”於慄磾正欲出言,拓跋珪揮手打斷“侯辰、代題之事到此為止,傳令拓拔儀勿追,北有陰山、南有大河,又無船隻渡河,孤料定二部數月內必返”。

拓跋珪不信二部可以僅憑羊皮筏子渡走數萬牛羊,念頭轉回接著道“喜從何來?”

“獨孤部附從白部大人系佛反叛,擁兵逾兩萬,寇掠雁門,劉眷病篤且兵力不足以討伐,召引秦將張蠔平叛,恭賀王上,漠南無憂矣!”

聽聞獨孤部後院起火,拓跋珪大喜過望,休養生息、平平安安度過登國元年願望,實現了大半。另一半在劉衛辰身上,冬季黃河結冰,和平極有可能不在。

背叛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這也是魏晉南北朝的真實寫照,九成的國家都是從背叛中走出,於背叛中滅亡。

喜憂道畢,諸將退下準備出征事宜,拓跋珪與張袞研討起征伐柔然別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遭遇背叛的不止拓跋珪與劉眷。

未央宮中的小鳳凰(慕容衝)背叛了對他寵愛有加的苻堅大帝。

趙氏塢前,苻堅握著一張薄如蟬翼卻重逾千斤的信箋,信很簡短,簡短到只有一句話“慕容衝領軍數萬進逼長安”。

前有姚萇,後有慕容衝,苻堅閱信後心亂如麻。

六月,苻堅親率步騎兩萬,圍姚秦將士於趙氏塢,斬殺敵將尹買,切斷水源,姚秦將士突圍數次,不得出,軍中多有渴死。

苻堅以為劇本是張合圍街亭,實際上卻是落魄文人虛構的上方谷之戰。

關鍵時刻,晉高祖司馬懿附體萬年秦王姚萇,天降大雨,水流匯聚,姚秦營中水深三尺,軍心大振,苻堅仰天長嘆“天亦佑賊乎!”沒有吐血而亡,這可能是不辛中的萬辛!

劇本回歸到姚萇手中,姚秦連戰連捷,士兵越戰越多……

同月,一場政變令慕容衝從幕後走向前臺。

慕容泓因執法嚴峻,道德威望不足,被謀臣高蓋、宿勤崇弒殺,高蓋等人擁立慕容衝為皇太弟,秉承帝(慕容暐)旨行事,任命官員。

萬年秦王聽聞皇太弟上位,連忙遣子姚嵩為質,二人約為盟友,苻堅處境愈加艱難……

艱難的處境下,苻堅撤軍東歸,畢竟距離長安二百里的慕容衝才是腹心之患。

二人即將開始宿命般的輪迴。

……

乙弗勿敵國,眾十數萬,樹基青海,酋首自稱青海王,民殷且富。

——《魏書》

喜歡風起代北請大家收藏:()風起代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