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三日,風平浪靜,賀蘭悅調來所部騎士護衛,賀蘭染干也沒有異動。

當然,拓跋珪對賀蘭染干也沒有辦法,儘管他心裡已經對後者宣告了死刑,但現在,他還需要依靠賀蘭部。

第四日,賀蘭部附從二十部首領聚集此地。

與此同時,拓跋珪透過賀蘭悅傳遞給各部首領,代王嫡孫拓跋珪在賀蘭部的訊息。

午時,議政大典。

拓跋氏旁支宗親拓跋乞羅率先請求賀蘭訥擁立拓跋珪,隨後,乞羅之弟拓跋建等十二部首領群起響應。

面對此番請命,賀蘭染干發起了最後的掙扎“這是我賀蘭部的地盤,哪裡輪得到你們說話”。

但賀蘭訥卻不像染干一樣衝動,他能夠認清自己,當著眾人之面,斥責賀蘭染干一番“吾甥拓跋珪乃代王嫡孫,若他能興復先業,自是我國人之福。你這番不合時宜的言辭,不是臣子的禮節”。

賀蘭染干聽到賀蘭訥斥責,冷笑道“總有一天,你們會為你們今天做出的決定後悔”。

說罷,賀蘭染干奪帳而出。

卻不想,此言一語成讖。

……

此間事畢,拓跋珪考慮到部落無人主持大局,生怕生亂,便告別舅父賀蘭訥、小姨賀蘭明珠,由賀蘭悅護送返回。

各方勢力也定下了代國復國的日期,六月初,彼時水草正肥,易於遷徙,凡是心向拓跋珪的部落,都會趕到牛川。

拓跋珪走後,賀蘭明珠回到大帳,從懷中掏出一柄金刀,這是拓跋珪偷偷送她的禮物。

對於這個外甥的心思,她自然明白,僅看他眼中那抹熱切,她便能猜個七七八八。

收起金刀,賀蘭明珠拿起銅鏡,銅鏡中倒映出一張絕美的容顏,明媚的陽光照射在她白皙的脖頸上,使她看起來更加的嬌豔欲滴,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襯托著那張絕色的容顏,如雪般的肌膚彷彿吹彈可破,紅潤的櫻唇,秀氣的眸子。

不知想到了什麼,她輕笑一聲,霎時間,百花綻放,這是一種令人陶醉又不失端莊典雅的美。

若是拓跋珪在此,只怕會吟詩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甫一回到部落,拓跋珪便召集燕鳳問對,二人落座後,他率先發問“我走之後幾日,可有大事發生”。

“確有一事”燕鳳答道。

“何事?”

“有一大賢來投”。

聽聞大賢二字,拓跋珪頓時起了精神,當下,他身邊最缺的便是能夠出謀劃策的文士,至於武臣,他認為叔孫建等人經過歷練,不會輸於前朝名將。

拓跋珪試探著問“此人比燕師才德何如?”

“以鳳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以吾觀之,縱不及王景略,亦不遠矣”。

不輸王猛的大賢?拓跋珪思慮半晌,也沒有想起這個時代有誰擔得起這麼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