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武器,繳械不殺!”

“放下武器,繳械不殺!”

“放下武器,繳械不殺!”

在眾軍厲聲呵斥下,劉顯部將士大多丟掉兵刃,乖乖下馬受縛。

負隅頑抗者,則被盡數斬殺。

隨著劉顯餘部投降,戰場視野重新開闊起來,拓跋珪望著劉顯逃走的方向下令“於慄磾率部追擊劉顯”。

至此,大戰結束,各部將佐紛紛聚集在拓跋珪身側待命。

“向後軍通傳戰果,令其火速趕至白登山與我匯合”。

此時全軍上下皆已疲憊不堪,許多士卒甚至癱坐在死屍上,拓跋珪急需後軍的人力物資補充,至於其他都是次要。

“各部清點戰損,救治傷員”。

“軍師清點降卒馬匹”。

“諸位將士殺敵有功,明日論功行賞”。

“全旭率驍果彈壓降卒,若有人鬧事,立斬”。

下達完命令之後,拓跋珪一陣心悸,渾身沒有一絲餘力,只覺得眼皮極沉,似乎隨時都要睡去,但他不能倒下,更不能倒在眾目睽睽之下,強撐著站直了身體。

“主公!”拓跋珪勉強睜開雙眼,只見燕鳳滿臉擔憂的站在身旁,他知道燕鳳要說什麼,輕搖著頭,示意他不必多言。

燕鳳見狀,只得閉口不言,默默的守在拓跋珪身邊,為他拭去額頭上的汗珠。

沉吟良久,燕鳳終究還是忍不住開口勸諫,他不但是拓跋珪的臣子,也是拓跋珪的老師,他有他的堅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古以來,未有人主衝鋒陷陣之理,孫堅、孫策父子何等英雄,懼遭流矢而亡,萬望主公再勿以身犯險,臣之頑愚,誠不足採,苻堅之事,猶在眼前”。

拓跋珪聞言,苦笑一聲,“國家艱難,我豈能坐視士卒為我前驅,孟子有言‘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為寇仇’,吾豈能悖道逆理”。

“臣亦聞‘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君主之責在於賞罰分明,臣子之責在於破敵獻策,若君臣皆恪守其道,國家焉有不興之理?”

語畢,燕鳳跪地叩首,接著道“秦王掃平六國,何曾親臨前線;漢王底定天下,皆賴功狗鷹犬;光武復興漢室,決勝千里之外;今主公身負天下重任,豈能行輕佻之事,臣昧死進言,伏惟主公三思!”

拓跋珪聞言,心中一陣動容,扶起燕鳳鄭重道“自今以後,苟利社稷,燕師可隨意進言,無需顧忌”。

“既如此,臣有一言”。

“講”。

“如今我部勢力初成,主公應當納女充實後宮,安定人心”。

“好!”

作為一個生長在四世紀的穿越者,拓跋珪知道納女意味著什麼,沒有拒絕。

燕鳳聞言,欣慰一笑,拱手退下。

……

時太祖年十三,親征劉顯,大破其軍,顯遁武周川,僅以身免。

——《魏書》帝紀一.太祖本紀

喜歡風起代北請大家收藏:()風起代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