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工廠學習了先進模式,幾乎把自己的廠區打造成了一個小社群,除了宿舍外,還有各種配套設施。

這兩年隨著他們的生意有些下滑,工人的數量也就跟著規模有所下降,這個時候他們原本巨大的場地就顯得有些浪費。

於是陳天材和這個加工廠的老闆交流後,又經過了孵化園領導的首肯,直接租下了對方的一個宿舍樓,中間就用天橋和讚歌科技聯通,方便員工上下班。

加工廠的宿舍很一般,陳天材經過了一番整理,重新裝修,並且加裝了很多生活設施後,才讓員工們住了過去。

讚歌科技成立和擴張的時候,陳天材根據老爹的建議,特意找得都是外面省市的員工。

這種招工方式也經過了關宇和那些了老教授的點頭,甚至還有他們對陳汝國心思老辣而舉起的大拇指。

這麼幹其實對讚歌科技,以及這些員工來說都是好事。

從外部省市來上京,這些員工大部分是不會帶家人的,也就少了很多假期的需求。

畢竟你的老婆和孩子在身邊,有個什麼事情,你恐怕都要請假離開,沒有家人也會減少讚歌科技的監控壓力。

經過了這樣重重的方式後,讚歌科技也被打造成了鐵桶陣,幾乎是滴水不漏。

陳天材雖然在讚歌科技做的決策不多,但這種情況也有他的一份默許。

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是真的需要一個秘密的,保衛森嚴的流水線工廠,用來在以後生產微光的核心部件。

微光最核心的就是裡面的顯示部件,雖然微光的外表比較奇怪,但其實最裡面的部件就是一顆原型的,像是彈珠一樣的部件。

這個部件生產起來其實很困難,對於流水線的要求,以及材料的要求十分高,關宇當初在這上面足足花掉了一多半陳天材給的預算。

後續的改良也是在這個珠子上下功夫,只有減少了它的尺寸,就能讓微光原型機的體積越來越小,以接著開發和製作更加小巧,適用性更強的微光裝置。

而且體積減小了,製作的成本就降低了,自然也有利於微光將來的推廣。

經過了三重安全檢查,陳天材才開著車進入了讚歌科技的園區。

他沒有給關宇打電話,打算直接去開發部看看,已經完成了第一批的微光開發機到底是什麼樣的。

“陳總,你來了。”關宇聽到了熟悉的腳步聲,自然轉過身和陳天材打了個招呼。

他原本正側著頭和一個人說話,此時那人聽到關宇的聲音,當然也扭過臉看到了陳天材,他年紀比關宇還大一些,臉龐比較圓潤,梳了個背頭,十分低一絲不苟。

沒等這人開口,陳天材率先搶了幾步,笑著稱呼道:“馬叔叔,你今天怎麼有空來我這了?”

喜歡我真的只想做遊戲請大家收藏:()我真的只想做遊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