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讚歌網路科技園區的奠基儀式結束,微光主機也進入了最後的研發階段。

這臺被陳天材寄以厚望的機器,已經變成了一臺工程機,出現在了讚歌科技的地下倉庫中。

從外表來說,這臺主機被讚歌科技裡年齡比較大的員工稱為‘迪廳燈球’。

從微光主機的造型來說,這確實是個很恰當的比喻,而且充滿了生活經驗。

甚至,因為這臺主機的安裝方式比較非常規,也就是必須吊在天花板上,因此這樣的稱呼簡直是太妙了。

吊在天花板上,當然是為了節省成本,因為參考微光開發機的機械臂,顯然是一個固定板和幾根螺絲比較省錢。

而且這種形態,也是微光發光體目前最合適的發光位置。

微光主機上的第二代微光原型機是八立方厘米的體積,這個第二代技術因為偏向了更強的等體積發光效率,所以在移動顯示的效果上差強人意。

微光本身的技術是可以做到,在移動顯示光源的條件下,可以無縫切換顯示效果的。

畢竟只開發了四年多,現在能達到這樣的程度,陳天材還是很滿意的,後續隨著關宇的研究加深,這些沒有的都可以做出來。

但總的來說,微光主機的本體算是正式研製成功了,後續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在微光科技的生產線上最佳化生產方式,以及繼續打磨主機的外形。

控制器‘如意棒’目前還需要大量的工作,主體所需的大部分功能已經可以實現,現在需要的也是大量的打磨,因為這是將來和玩家接觸最多的裝置,必須要打磨到玩家最順手的程度。

雖然微光主機的釋出會已經定在了今年的年尾,但由於各項工作的不確定性,所以暫時還沒有定下很準確的時間。

……

除了這些以外,陳天材還需要為微光主機申請產品認證。

和微光主機有關的技術在過去的幾年內都已經完成了專利申請,以及生產許可,產品認證則是為了將來正式上市銷售做準備。

這部分的工作陳天材交給徐樂和宏達電子的相關人去做了,他們在這方面都有很多的經驗,不會有什麼麻煩。

這世界上沒有永遠的秘密,隨著陳天材的這些動作越來越大,那麼每天蹲在專利網站上的媒體自然報導了這些事情。

讚歌科技正在開發一項超前的顯示裝置,這是最近國內科技圈的一條小新聞。

由於這個圈子只是個小圈子,而且向來是謠言滿天飛的地方,所以倒沒有引起什麼爆點。

這些小新聞的出現,陳天材並沒有在意,反而覺得是在微光主機釋出會之前,露出一點風聲的好手段。

……

高樓平底起,讚歌網路科技園奠基的時候,孵化園的那位馬主管也來到了現場,也算是另一種站臺。

孵化園成立已經有不少年頭了,成長起來的企業也有不少,但迄今為止,發展勢頭和規模最為強勁的當屬讚歌網路,所以受到這樣的重視,也在陳天材的預料之中。

陳天材已經被上京市連續連年評選為優秀青年企業家了,作為年輕人中的佼佼者,陳天材也成為了孵化園的一個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