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是朱傳文也沒有報什麼期待。

只求殺了土匪的事,在老朱家跑路之前,不給家裡帶了什麼麻煩。

等著保長帶人,把活著和死了的土匪,都帶走洗了地。

朱傳文才帶著朱魏氏、傳傑,並幾個樂手回朱家峪。

回到家對著親朋又是好一番的解釋。

傳傑回來求援的時候,嚎了一嗓子路遇土匪,親友們對朱傳文沒接回來媳婦,倒是沒特別奇怪,沒有問太多。

“娘,這些小米,咱還是挨著挨戶還了吧?”

等人走後,朱傳文又對著朱魏氏說道。

“這是娘舍了好些臉面,去借來的糧食,給你娶媳婦用的。等後面年景好了,咱們加倍還上就是了,現在還了,你拿啥娶媳婦啊。”

雖然朱魏氏和親友們,口頭上都在說譚家嫁女兒要一石糧食,不是在為難人。

但是在這種糧食比金子都珍貴的災年,要一石小米才送女兒出嫁,譚家其實就是在為難人。

接親這種事就是圖一個喜慶吉利,熱熱鬧鬧、快快樂樂。

親友們過來,總不好直接打臉說,你們家兒子真的是個垃圾,沒一點本事,連個媳婦都討不上。

要花大代價,才有一個姑娘願意嫁到你們家。

“娘,遇上這事,這媳婦一時半會是娶不成了,糧食還是先還了大家吧。掏空了朱家峪所有人家的家底,給我討個媳婦,我娶的也不安心。

現在正好剿了這一窩土匪,咱也得了兩匹馬和幾塊銀元,等過些日子,把這些給出手,換成糧食,不是不能再討論結親的事。”

對於被人拿捏這種事,朱傳文肯定不接受。

就算是譚家的女兒譚鮮兒,長的漂亮也不行。

朱傳文不可能這麼憋屈的娶一個媳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傳文你也長大了,你爹也不在家,這個家就你來做主了。”可能是經歷了殺土匪,朱魏氏意識到朱傳文已經長大想了許久還是應了下來:

“傳傑,把你記的賬單拿來,要還糧食咱們就儘快的還,咱現在就給他們送回去,這麼多糧食留在家裡,它也招災。”

在這個文化普及率不高的年代,朱家文化水平最高的是老三朱傳傑,雖然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但是老三念過幾年私塾。

國學方面的水平,已經要超過後世的高中生。

孩子本來也聰明,老朱家記賬這事,也就傳傑能記的最明白。

“娘,我回來了,咱們吃飯吧。”

這一會兒,傳武也從譚家村跑了回來,回來之後就是喊餓。

“整天就是喊餓,你能不能安分一點,一天跟一個皮猴一樣,一點閒不住,上躥下跳的能不餓嗎?”

朱魏氏對著朱老二傳武嘮叨起來。

已經到了吃不飽的時候,其他人都是吃了飯就躺著坐著,減少消耗。

傳武每天還要練習拳腳,打熬力氣,不把自己餓的嗷嗷叫才怪。

窮文富武,相比於讀書,確實是練武更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