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從長計議(第1/5頁)
章節報錯
“娘,他們要搶咱們家的糧食,為這一石小米,咱家刮空了村裡人的糧缸,這是整個村子對咱們家的情誼,怎麼能便宜這些土匪。”
這些年齊魯大地,連年乾旱,糧食減產,民不聊生,鬧起了嚴重的饑荒。
一石小米等於十鬥,一斗等於十升,一升等於600克左右。
換算成現代市斤,一石小米起碼是120斤。
一石小米配點野菜,夠朱家這樣一家子維持三四個月的生存。
換成錢算的話,這些糧食更珍貴,沒有政府維穩物價的時候,饑荒年糧食漲起來沒有頂。
平常年節七八百錢一斗的小米,到了災年,就是直接翻倍。
如果是遇上了災年,加上兵荒馬亂,花三四倍的價格買糧,都不可能隨時都有。
這種封建王朝,災年的時候糧食不能按錢算,是命根子。
這不是有錢就可以隨便買糧食的後世,有太多時候,有錢都買不上糧食。
“唉…不說這個了,既然這邊有了了結。”老孃朱魏氏,能支援男人鬧義和團,自然不是一個懦弱之人,收拾了一下心情之後,情緒就緩和了許多:
“傳文,你收拾一下,繼續到譚家村迎親去吧,不要誤了接親的時辰。”
老孃幫著朱傳文整理了整理胸前的大紅花,拍打了一下朱傳文身上沾染的塵土。
“娘,出門就不順,動了刀還見了血,這還接什麼親啊。讓傳武到譚家村通知一聲吧,婚事暫時擱置,以後再議。”
朱傳文其實不封建迷信,有各種忌諱,擔心什麼不吉利,單純的就是捨不得這石小米。
捨不得把這些人糧食送給土匪,同樣也捨不得拿這些糧食換媳婦。
這些糧食是整個朱家峪,老朱家的所有親戚好友,搜光了家底,給湊出來的。
今年齊魯大地困難,明年會更困難,後面幾年的亂世,老百姓會越來越困難。
朱傳文實在是承擔不起這份情誼。
如果朱傳文還留在朱家峪的話,當然不擔心欠親戚們的人情還不上。
但是知道自己一家要很快就會跑路。
借給朱傳文家這些糧食,很可能就會導致,這些親友哪家在後一段時間,因為沒飯可能餓死。
朱傳文實在接不起這份饋贈。
“大哥,我想騎馬去。”傳武見了馬,就跟老色胚見了女人一樣。
“那你慢點騎,別把自己給摔了。”
想著傳武也騎過一些牲口,土匪這兩匹馬,也都是溫順的馱馬,就滿足了莽二弟騎馬的心願。
“傳文,你和鮮兒的事,本就是早就定下來的,早就該成親,連著旱了三年,你們這親事也拖了三年。
老譚家已經急壞了,催了又催,條件也是降了再降,現在只要一石小米,這好不容易借到了這麼些糧食,終於能成親了,你又顧慮起來了。”
對於傳文這個決定,朱魏氏明顯是有一些埋怨。
“娘,這事咱們回家再說。”
看到了先前走了的樂手,帶著保長過來,朱傳文使出了拖字決。
外面說話不方便,準備回家後再好好勸老孃。
保長來了也就給了朱傳文幾句口頭勉勵,剿了一窩的土匪,連一點物質獎勵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