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這丫頭,我看著就是好的,從小就機靈,這回我看著長大了幾歲,比小時候更懂事孝順了,長得也好!小鳳啊,你算是個有福氣的,生了個好閨女啊!”

聽親娘都這麼不遺餘力地誇贊荷花,周氏臉上不知不覺地露出了笑容。

“看娘說的,荷花是個好的,她幾個姐姐也不差,都孝順著呢。”

周劉氏就趁機說道:“娘是過來人,得勸你幾句,這養閨女啊,在家裡咋嬌慣都好,就怕將來嫁了人,到了婆家要受氣呢!”

她說著就抹了幾下眼睛:“當初是娘不好,只尋思那老田家有田地,兄弟幾個又能互相幫襯,大強子又是個老實憨厚的,就沒想到你嫁過去會受婆婆的氣,讓你吃了這些年的苦……”

周劉氏說的是實話,周氏在家是老閨女,又溫柔又孝順,她也是偏疼些的,因為周老頭性子暴躁執拗,她就想替周氏尋個性情老實些的男人一起過日子,可沒想到嫁到老田家,卻攤上了田王氏那樣的婆婆,周氏嫁到田家就沒過上過好日子。

周劉氏想起自己以前去過幾次老田家,那田王氏從來沒給過好臉色,當著她的面也是對周氏張口就罵,忍不住掉下眼淚來。

周氏想起往事也覺得心酸,見娘親心疼自己,心裡又難過,又想起自己月子裡不能哭,只好反過來勸周劉氏:“娘說的哪裡話,要不是娘,我也嫁不成孩他爹,更過不上如今的好日子了。”

周劉氏擦幹眼淚,勉強笑道:“說的也是呢,你是苦盡甘來了。”

娘倆互相勸慰了幾句,周劉氏又提起這話頭來:“所以我跟你說啊,將來你相女婿可要相準了,這可是閨女一輩子的大事!”

周氏重重地點頭,有了自身的經歷,心裡對周劉氏的話深以為然。

周劉氏見她聽進去了,就說道:“我記得荷花過了年也有十一歲了吧,過不了三兩年也要說親事,你可有看好的人家?”

周氏苦笑道:“我們這村子這麼小,又一多半都是姓田的人家,哪有合適的?”

別說荷花了,就連翠花幾個姐姐還沒說上親事呢!

周劉氏趁機說道:“你這四個閨女呢,這幾年可有的你忙了,你如今又多了兩個小子要養,哪有這麼多閑工夫?要不然,娘幫你家荷花說個人家吧!”

周氏奇道:“娘,荷花還小呢,現在就說親是不是早了點兒?”

周劉氏笑道:“娘知道你捨不得老閨女,娘這不是心疼你嘛!再說訂親又不是出嫁,先定下,等荷花長大了再嫁,你也能多留幾年。”

周氏還是一臉茫然:“娘,你有啥好親事說給荷花?”

周劉氏說道:“就是你的親侄子,周亮啊!”

一言既出,屋裡人都驚住了。

原本週王氏聽著母女倆說知心話,就沒攙和,在一旁不住地翻著針線笸籮,想尋幾塊好點兒的布頭帶回家去,此刻聽見婆婆說要把荷花說給周亮,下意識地就想開口。

“娘——”

“你給我閉嘴!”周王氏才喊了半聲,就被周劉氏狠狠瞪了一眼,“小亮是我親孫子,他的親事我還做不了主?”

周王氏雖然刻薄,卻十分怕婆婆,剛才又是被擰了一把的,只好訕訕地閉了嘴。

周氏想起周亮那蠻橫又埋汰的樣子,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娘,小亮比荷花還小呢!”

周劉氏擺了擺手:“女的大兩歲也沒什麼,現在看著小,往後長大了就好了。”

周氏還是一臉不樂意,周劉氏趕緊勸道:“小鳳你想啊,這女人要是嫁到外頭去,以後指不定要吃多少苦呢!要是荷花嫁到咱家,公公婆婆就是自己的親舅舅親舅媽,誰不疼她?就是往後,你走親戚也方便,你說是不?又是知根知底的,也放心。小亮年紀又小,你還能多留荷花幾年,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