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李氏一聽說梅花還沒說人家,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幾分喜色。

“這麼好的閨女,要說人家可不是搶著要?只是不知道弟妹想找個啥樣的人家?”她再次試探。

經歷了這麼多事兒,周氏哪裡還會挑挑揀揀,便實話實說:“我和她爹都是一個意思,旁的咱都不挑,只要能真心對梅花好就行了。”

顧李氏眉眼上的喜色又添了不少,不過只是轉瞬即逝,她似乎是想起了什麼,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梅花這麼好的姑娘,又是在縣裡見過些世面的,怕是看不上小戶人家吧?”她勉強笑了笑,不易察覺地瞟了梅花一眼,“我們鄉戶人家,認得幾個有錢有勢的?就是想要幫弟妹留意,身邊也都是跟我們似的窮苦人家,讓梅花嫁過去,那不是害得梅花吃苦受累麼?”

周氏忙說道:“嫂子說的哪裡話,我家也是村裡的,哪有什麼高攀人家富戶的心思?再說梅花歲數也不小了,只要能找個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就行了。”

顧李氏聽了,心思不免又活泛了不少。

都是做娘親的,自家兒女過了適齡的歲數還說不上親事,誰不著急啊?梅花可都十九歲了,這要是擱別人家,只怕孩子都已經生了兩個了。

她想到這裡,便說道:“弟妹說的是,我家開元過了年都二十七了,也沒說上親事呢,我這個做孃的,心裡都急死了。”

周氏一副感同身受的樣子,順著她的話說道:“嫂子別急,你家開元是個有出息的,性子踏實,心又善,等他回頭考上了秀才,那說親的還不得踏破了你家門檻子?”

顧開元畢竟救過梅花,周氏是真心喜歡這個善良憨厚的年輕男子。

顧李氏聽周氏對自己兒子的評價這麼高,更加高興了。

“話雖這麼說,可開元歲數也不小了,要是給他說個十五六歲的媳婦,兩人歲數差得太多,也不大合適。”

顧開元本來就不愛說話,要是給他找個小十來歲的小姑娘當老婆,只怕夫妻倆都不會有什麼交流。

她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周氏就算再傻,也明白顧李氏是看上梅花了。

這讓她又是喜又是憂,喜的是終於有人看上了梅花,憂的是顧李氏不是自己村裡的,只怕還沒聽見過關於梅花的傳言。

紙是包不住火的,要是說了親事,顧李氏早晚會知道這事兒,那時候梅花還能有好日子過嗎?梅花好不容易才過上幾天好日子,還能折騰得起嗎?

周氏不敢冒這個險,而且作為女方,她也不能太主動了。

所以顧李氏這邊說著,周氏卻不再接茬了,只是笑著說幾句不鹹不淡的話。

顧李氏也不想繞這麼大圈子,可是她家實在家境艱難,看梅花家裡比自家情形好很多,梅花又漂亮又溫柔,針線活又好,自家就不免有些自慚形穢,而且顧開元年紀也實在是大了些,性子又木訥,哪個女子會喜歡啊?

顧李氏又是個好強的性子,跟田家也不算熟悉,要是被人家當面拒絕了,她自己覺得面子上實在過不去。

除此之外,她還有另一層想法,顧開元之前救過梅花的命,要是自己提出來,田家卻不願意,會不會讓對方以為自己在挾恩圖報呢?

她正思索著,忽然聽到周氏問起顧開元什麼時候去考秀才的事兒,忙笑著應道:“聽開元說,院試是在六月份,得提前去府裡預備呢,我琢磨著,最晚五月份他就該走了,咱這兒到府裡路上還得好幾天呢,要是去得晚了,只怕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到……”

顧開元去考過幾次了,所以顧李氏還算有些經驗。

說到這裡,她就想起之前在家裡和顧開元說過的話。

以前倒還好,顧開元說考不上秀才就不成親,她也不勉強兒子,總想著要是考上了,自然也能說上好媳婦,可現在顧開元都二十七了,難不成還要等他考上秀才再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