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收獲(第2/2頁)
章節報錯
哪怕一斤蘑菇只買十文錢,那也是一百多兩銀子呢!
荷花激動得不行,不過她還沒有被光明的前景沖昏頭腦,趕緊又計算成本。
建暖房花的銀子不多,很快就能回本,主要是維持暖房的費用,要燒柴草,要搬水,要做菌種,要日常維護……
好在家在農村,柴草特別多,秋天的時候家裡備了四五個大柴垛子,暫時不用花錢買,不過考慮到柴草燒得快,煙灰又大,荷花想著去縣裡拉一車炭回來,這樣雖然要花費一些錢,但是就可以把人工省下來了,暖房裡也不至於烏煙瘴氣的。
搬水這方面,之前做這個活的一直是田大強,大冬天的來回搬水實在是累人,再加上十幾間暖房的種植,維護,收割等簡單的活計,荷花想著這些可以僱人來做。
菌種這個是需要保密的技術,她決定還是自己親手做。
還有做菌包的營養材料,如玉米芯、麥麩皮、鋸木面、麥稈、稻草等,在農村裡隨處可見,只她家裡就存了不少,如果不夠用,還可以跟村民交換或者購買,也不費什麼錢。
這麼算來,種蘑菇的成本實在是不多。
因為荷花送了不少蘑菇給村裡人,這陣子家裡來的客人更多了,有的來謝謝他們送了蘑菇,又帶了東西還禮來的,有的看他們家種出了蘑菇很稀奇,來看新鮮的,也有的來打聽他們是怎麼種的蘑菇,也想自家回去種點吃吃或者賺錢的。
對於最後一種人,荷花家裡人的口徑很統一,種蘑菇是荷花研究出來的,具體怎麼種出來的他們也不懂。
還有人不死心來纏著荷花的,荷花也不瞞著,大大方方地領著他們去看蘑菇。
自家建了暖房是全村人都知道的事兒,就有人惦記著他們家是怎麼賺銀子的,荷花覺得與其藏著掖著惹人怨恨,還不如敞開大門讓他們來看。
這些人看了暖房,雖然看著那一簇簇水靈靈的蘑菇很眼饞,可是聽荷花說要去山裡找菌絲,還要分辨哪種能吃哪種有毒,拿到家裡要種在暖房裡,溫度高了低了都不行,稍微凍著了就全都死光了之類種種的難處,大家掂了掂自己的分量,也就知難而退了。
從第一步找菌絲,就沒幾個人能弄明白,村裡人只知道下了雨之後山上會長蘑菇,可是菌絲在地底下誰也看不見,就算找到了他們也不認識,能不能種出來不知道,種出來能不能吃也不知道,又想起以前也有吃了毒蘑菇丟了命的,想想就讓人害怕。
就算死皮賴臉地跟荷花要了菌絲,拿回家去又沒有暖房,難不成還要為了幾包蘑菇再單獨蓋個暖房?誰家有這個閑錢?
即使有這個閑錢,種個蘑菇還要起早貪黑的,地龍裡不能斷了火,斷了一次蘑菇就全都凍死了,還要灑水什麼的,拿回家裡能不能種出來還不一定,誰樂意幹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所以說,不管古代還是現代,技術總是第一生産力,沒有專業技術,就別跟人家瞎攙和了。
荷花在家裡幾天,先應對這些各懷心思的人,接著又讓田大強找幾個老實靠譜的村民,幫忙照顧蘑菇。
這陣子田大強也累得夠嗆,現在看第一批蘑菇就收了一千多斤,驚喜之餘又擔心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尤其到收獲的時候,全家累得不行才收了四間房子的蘑菇,以後産量多了肯定更幹不過來,聽荷花這麼說自然很是贊同,便把之前看好的幾個幹活老實的人僱了來,有白天來幹活的也有肯晚間來的,晚上來幹活的人就住在一間空出來的暖房裡,平時按照荷花的吩咐,幹點兒粗活,看著火,隔一段時間在蘑菇包上灑點水,暖房那邊一天到晚都有人看著。
安排好家裡的事兒,荷花就趕緊跟田大強一起,拉著蘑菇去了縣裡。
家裡的母羊已經不産奶了,前幾天田大強找了屠戶把母羊給宰了,拉了半扇羊肉準備一起送到田芳那裡去。
七裡鋪雖然近,但是想要一次性吃下一千多斤蘑菇的酒樓也不好找,再說自家有了新鮮東西,自然要第一個送到田芳的酒樓。上次荷花送了蘑菇和蔬菜過去,田芳可是高興得不行,讓她種出來蘑菇就趕緊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