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師團:配屬1個山炮大隊,9月上旬由湖北大冶、咸寧地區西移至桃林附近集結;

早淵支隊:以第13師團4個步兵大隊、2個山炮大隊為基幹組成,8月18日由宜昌以南的紫金嶺出發,9月15日集結於岳陽以東的冷水鋪附近;

荒木支隊:以第33師團3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大隊為基幹組成,由江西安義地區出發,9月上旬集結於桃林附近;

平野支隊:以獨立混成第14旅團1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中隊為基幹組成,9月中旬由江西瑞昌移至岳陽城陵磯附近集結;

江藤支隊:以獨立混成第14旅團1個步兵大隊為基幹組成,9月中旬由江西瑞昌移至臨湘附近集結;

戰車第13聯隊:配屬2個輕裝甲車中隊,9月中旬由武漢向岳陽集結;

野戰重炮兵第14聯隊,9月中旬由武漢向岳陽附近集結;第11軍工兵隊:以3個獨立工兵聯隊、8個架橋材料中隊為基幹組成,9月上中旬由武漢向岳陽、臨湘地區集結。該軍9月上旬最後確定的作戰計劃要點是:1)作戰目的:摧毀中國軍隊的抗戰企圖,給西部

第九戰區軍隊一大打擊。作戰方針:軍決定9月18日開始攻勢,擊敗新牆河、汨水之間的中國軍隊;接著準備自長樂街附近進入汨水下游一線發動進攻,攻擊該河左岸之中國第4軍及第99軍。在新市—慄橋新市南約25公里)公

路一線突破敵人陣地,以軍的主力將敵包圍在該公路以西湘江一帶殲滅之;另以一部第6、第40師團)擊敗蒲塘平江正西偏南約10公里)方面山地內之敵。

日軍第11軍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4個旅團,總兵力達12萬餘人,向中國軍隊展開攻勢。日軍已集結了大量的兵力,大戰一觸即發,第九戰區長官薛伯陵針鋒相對,不斷調兵遣將,薛伯陵總結了第一次長沙會戰的經驗,打算接著採取誘敵深入,然後利用長沙地區的水網延緩日軍的前進速度,

對其分割包圍進行殲滅,為此,薛伯陵調集了三十三個師,數十萬人參加此次會戰。

由於袁志文在豫南會戰中的卓越表現,所以新自點將,袁志文帶部隊參加此次會戰。

在得知薛伯陵親自點將之後,袁志文決定南下,繞過武漢,參與到長沙會戰之中。

由於長沙附近水網密集,不適合機械化部隊的行軍,而且自己的快速反應部隊還沒有完全形成戰鬥力,所以袁志文這一次決定,帶領許老鬼的一團去長沙,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

一路前行,由於路上要經過日軍重兵把守的武漢地區,所以袁志文並不想與日軍發生正面衝突,好在沈文的情報工作很有力度,讓袁志文部常常能從日軍的縫隙中鑽出去。

此時的日軍,重兵都雲集於前線,後方相比較要空虛了很多,所以袁志文部一路上總算是有驚無險,從日軍的封鎖線中成功的突圍到了湖南的長沙附近。

“袁長官,這鞋怎麼這麼滑啊。”一個上尉叫了起來,袁志文向那上尉看去,只見那上尉的鞋掉到了泥水裡,站著都著不穩,不斷的打滑。

看到這一幕,一絲喜然反而升上了袁志文的心頭……

當薛伯陵得知袁志文來到的訊息後很是高興,立即接見了袁志文。

“志文,你說這一次,長沙能守得住嗎?”薛伯陵開門見山問道。袁志文一笑,口中說道:“有薛長官坐鎮指揮,三軍用命,只要我們不犯太大的錯誤,長沙之戰可期。”

喜歡抗日之戰神崛起請大家收藏:()抗日之戰神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