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各部隊補充完畢,袁志文來到了坦克維修處,他驚喜的發現,陳東洋竟然交給了自己十七輛修好的坦克。

“東洋,你是怎麼搞的,原來只有十三輛能修好的坦克,你怎麼給我弄出來了十七輛?”袁志文驚喜的問。

“呵呵,我將那些毀掉的坦克進行了拆分拼裝,又拼成了四輛九七式坦克,加起來一共是十七輛坦克,袁長官,這些坦克都可以使用了,我現在向你交差。”陳東洋說。

“東洋啊,要不你就留在坦克部隊吧,做總機師,隨時對坦克進行維修。”

“袁長官,這一個多月,你給我派來的那十來個維修工人進行很快,他們現在都已經能獨立完成坦克的維修了,我在這裡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你就讓我回兵工廠吧,那裡才更適合我。”

“好吧。”袁志文見陳東洋志不在此,也就沒有再勉強他。這一個月的時間,袁志文的快速反應部隊已組建完成,加上這十七輛修好的坦克,整個快速反應部隊一共有四十三輛坦克,除了一輛九五式輕型坦克外,其餘的都是九七式中型坦克。這主要是因為九五式

坦克雖然機動性強,但是防禦力很差,攻擊力也差,在上次的戰鬥中基本都被摧毀,而九七式坦克的防禦力與火力與九五式坦克相比都要強上了許多,戰場上的生存率也就高了很多。所以,這支快速反應部隊中,僅有的一輛九五式被當成偵察車來使用,九七式坦克才是主力,除了這四十三輛坦克外,袁志文又從商城東拼西湊,最終給這支部隊配備了五十輛卡車,這四十輛卡車除了一

部分負責戰場上的彈藥與物資的運輸,其餘的都用來運兵,為此,袁志文為這支部隊配備了一支八百人的加強營,這個加強營在戰時與坦克和汽車一起使用,做為突擊力量。為了加強防禦,快速反應部隊的每輛卡車外面都加裝了鋼板,中間留出射擊的孔隙,這樣一來,這些卡車基本上就成了防禦力強悍的裝甲運兵車,與坦克配合使用,使快速反應部隊的戰鬥力提升了一大截

這些裝甲汽車的駕駛員與坦克的操作手都經過了為期一個月的強化訓練,初步形成了戰鬥力,這使得這支快速反應部隊成為了袁志文手中的又一張王牌。

對於這張王牌的指揮員,袁志文倒是費了一番腦筋,最終,他決定讓特戰隊的副隊長楊亮來做這支快速反應部隊的指揮員。

這主要是因為,楊亮的腦子活,作戰勇敢,接受新事物快,而且楊亮對坦克特別的痴迷,用他來做這支快速反應部隊的主官是再好不過了。

當袁志文把楊亮叫過來宣傳這一決定時,楊亮喜出望外,向袁志文保證一定要帶好這支部隊,將這支部隊帶成一支拳頭部隊,王牌部隊。楊亮迫不急待的投入到了對快速反應部隊的訓練之中,不過這時一個問題出現了,機械化部隊平時訓練需要大量的油料,包括柴油和機油,然而商城抗日根據地根本不生產油料,所需的油料日本人那裡是

沒有的,無奈之下,袁志文只好再一次打起了李品仙的主意。

在與李品仙進行了幾次交流之後,李品仙終於同意每個月從安徽省的補給中給袁志文一部分的油料,總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不過卻也讓袁志文花費了很大的價錢。袁志文再一次投入到了商城的軍隊建設與城市建設中,而此時的中華大地,正戰雲密佈,日本人雖然在豫南會戰中沒有什麼斬獲,但是,他們卻也主力未損,日軍再一次將進攻的矛頭指向了長沙,長沙成

為了整個中國的焦點。日本為了迅速解決中國戰事,以拔出腿來與美國爭奪太平洋地區;並解除第九戰區對武漢地區日益嚴重的威脅,“摧毀敵指國民政府)抗戰意圖,予第九戰區敵軍以沉重打擊”。8月26日,大本營以“大陸

命”第538號命令批准長沙作戰計劃此次作戰的代號為“加號作戰”)。 1941年3月17日,第九戰區制定了反擊作戰計劃。其方針是:在贛北、鄂南方面,對非主攻方面之敵,力求將其夾擊於崇仁、新淦以北,宜春、萬載、銅鼓、修水以東及修水、長壽街、梅仙以北地區,予以各個擊破;在湘北方面,“敵如以主力由楊林街、長樂街、福臨鋪道及粵漢鐵路兩側地區向長沙進犯時,則誘敵於汨羅江以南、撈刀河兩岸地區,反擊而殲滅之”。其指導要領主要是應用誘敵深入、反擊

殲敵的戰法。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位於長沙。該次會戰前,第九戰區所轄正規部隊為3個集團軍12個軍33個師,另有若干遊擊縱隊。自8月中下旬起,日軍第11軍開始向湘北集結作戰兵力。主要部隊及集結位置是:第3師團:配屬4個山炮大隊,8月下旬由湖北應山附近出發,9月16日前後集結於岳陽東南的小橋圳;第4師團:配屬山炮、

迫擊炮各1個大隊,8月下旬由湖北應城、安陸地區出發,9月10日前後集結於岳陽東南的新開塘附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6師團:配屬2個山炮大隊、1個迫擊炮大隊,原在岳陽、崇陽擔任守備,9月中旬集結於岳陽以南的草鞋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