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彤芸的問題,瑜真也沒打算瞞她,如實答了,“抱了,”

彤芸純真,且是嫁出去的姑娘,是以這話瑜真敢跟她說,換做七夫人就不一樣了,縱然兩人關系甚佳,但終究都是富察府的兒媳,路還很長,將來若有什麼利益爭端,或是被七少爺知曉,必然對傅恆不利,是以瑜真在某些事上的態度,會因人而異,選擇隱瞞或是坦白。

彤芸聽罷她與乾隆的淵源,總算明白了皇上為何會如此待她,

“我想皇上也只是發自內心的關懷罷了,他如此器重九哥,又看你和九哥夫妻恩愛,必然不會再有什麼非分之想,否則當初也不會成全你的心願。對你特殊照顧,想來也是念及與你曾經相識,而今你又是皇後的弟妹,與皇上也算沾親帶故,同為一家人。”

彤芸尚能公正分析,不曉得傅恆會怎麼想她呢?他不肯問出口,到底是信,還是疑?

四處打聽,終於得了句準話,瑜真心中已有了計較。又與彤芸閑聊了許久,傍晚才回到瑜瑾苑,

晚膳已備好,傅恆仍未歸來,最近他可能是刻意迴避,總有許多應酬,基本不在家用膳,每晚他回來,她都已經睡了,帶她醒來,他又上朝去了,即便在家,他也在書房忙碌,或是有客相會,兩夫妻都說不上幾句話,再這麼下去,折磨得可是兩個人!

瑜真並不希望兩人之間産生裂縫,便打算主動與他解釋。今夜他又回來得很晚,披著袍子的瑜真半坐在帳中看著書,沒敢躺下,生怕一躺就忍不住夢周公。

芳落已去剪了一回燈芯,她還等不到他的身影。坐了許久腰有些疼,她還是堅持著,直至聽到熟悉的腳步聲,瑜真才算鬆了口氣。

本以為她已經睡了,未料還倚著被褥,進了門的傅恆一時無言以對,淡聲隨口問了句,“怎麼還沒睡?”

她也沒說是等他,只說自己瞧了個話本,正看到精彩之處,便想看完再睡。

芳落正坐在一旁做著鞋面,見他回來,忙去備水,伺候完主子洗漱之後,她才告退離去。

瑜真能感覺到,他的態度依舊不冷不熱,眉宇緊鎖,心事重重,縱然她心中也覺委屈,但還是強忍著,並沒有與他發脾氣,耐心誘導,

“看了這話本,想起一些小時候的趣事,我講給你聽聽啊!”

未料他竟道:“喝了些酒,有些頭暈,明兒個還得上朝,想睡了,改日再說罷!”

那是傅恆第一回拒絕她,以往他對她的任何事都興趣十足,巴不得她能多與他說幾句,如今竟是這般態度,到底是因為那件事而心緒不佳才會這樣,還是日子久了,他開始對她不耐煩?

酸澀了一瞬,瑜真不再刻意討好,直白講明,“你聽到的那些流言都是真的,我暈倒之後,皇上扶我坐禦輦,甚至抱至廣明閣,但這些都是我後來聽說的,當時沒有意識,並不知情,在廣明閣待了那麼久,沒有別的事,只是用午膳而已,當時身子虛弱,不用膳,根本無力再走動。

我知道,你一定很奇怪,皇上為何會親自抱我,沒讓太監動手,當中的因由,上回我就想告訴你,你卻說很信任我,不須多言。

我也就信了你的話,認為你真的不會懷疑我什麼,才沒有繼續說下去,”說到此,瑜真自嘲哼笑,“現在看來,你不過只是隨口一說罷了!”

“我……”傅恆想解釋什麼,瑜真也不給他機會,只想快些把這些話說清楚,

“無妨,流言那麼難聽,你會在意也是人之常情,我不怪你,只怪自己沒有堅持己見,提前跟你解釋明白。

其實在我第一次遇見傅謙那天,同時見到的,還有皇上。所以我與傅謙兩情相悅之事,皇上也知道,後來傅謙出事回不來,我們都以為他已經不在人世,正趕上我入宮選秀,皇上打算留我在宮中,替傅謙照顧我,我沒有答應,

因為他有妻子,有皇後,我不想做妃妾,堅持不入後宮,寧願找個普通人家做正室。皇上尊重我的選擇,撂了我的牌子,將我賜婚於你,才有了後來發生的這一切。

皇上的心意,我懂,但從未接受過,心中之人,從前是傅謙,現在是你,沒有給皇上留過位置,

所以他對我的照顧,一半是因為曾經相識,一半是看在我是你夫人的份上,僅此而已,沒有其他。你對皇上的瞭解,應該比我更透徹,大約也看得出來,他是個正人君子,不會動什麼壞心思,只希望我們兩人能夠和睦圓滿。”

終於說完一切,瑜真頓感輕松,該說的她已經全部講明,再無隱瞞,也無需提心吊膽,“這就是真相,我問心無愧,信不信由你。”

實則這些日子,傅恆沒明問,但也有猜測,想到可能是皇上對她一廂情願,今日聽她親口說起,證實了自己的猜測,傅恆稍感欣慰,但還是心頭澀澀,他對皇上,真的瞭解麼?若然瞭解,又怎會一直沒能看出來,皇上心念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