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回 咎由自取(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到如今,傅恆也沒什麼可隱瞞的,
“啟稟太後,瑜真之所以會打玹玥,不止是因為她出言不遜,對逝去的孩子惡語相向,更因為玹玥心腸歹毒,指使她大哥永信綁架瑜真,害得瑜真險些喪命!幸得貝勒永恩去剿匪,這才救她於危難,念在貝勒相救之恩,瑜真才沒有繼續追究玹玥的責任,
玹玥非但不知悔改,還諷刺瑜真,又異想天開的想做平妻,想欺壓到瑜真頭上,新仇舊恨,如何能忍?打她都是輕的!”
乾隆聞言,龍顏震怒,走向玹玥,金絲靴猛踹一腳,猝不及防的她根本無可躲避,直將她踹趴在地,
“這已不止是口舌之爭,蓄意綁架,草菅人命,你這是作奸犯科!論罪當重罰!”
忍著肩膀的劇痛,玹玥剛想狡辯,傅恆適時警告道:“否認沒有任何意義,我有證據,你也心如明鏡!”眸間盡是篤定,態度堅決,彷彿在昭示她的辯駁是多麼蒼白無力!
永信已然因她入獄,即便再審問,也肯定是死死地咬住她不放!永恩更不必提,對她十分厭煩,不可能再幫她!
事到如今,被打怕了的玹玥已是噤若寒蟬,再不敢否認自己的行徑,只喏喏求饒,
“臣女只是一時糊塗,無心之失,瑜真她也沒有大礙,還請皇上開恩吶!”
無法容忍的傅恆恨斥道:“倘若她出事呢?十個你都賠不起!犯罪不認,還敢抱有僥幸心態,不知悔改,理法難容!”
即便裝可憐,也免不了受處罰,如此惡劣行徑,絕不能姑息!乾隆再不顧念康親王的顏面,對玹玥論罪處罰!
“多羅郡主玹玥,心術不正,違抗皇命,褫奪郡主封號,永不加封!”
褫奪封號?於玹玥而言,這可是奇恥大辱!她若連郡主也不算,還剩下什麼?驚恐萬狀的她不住的磕頭,告饒連連,
“皇上!臣女知錯了!我願意跟瑜真道歉,她打我出氣也可以,您罰我禁足罷!求您不要奪了封號,那會被人笑話的,再也沒臉見人啊!”
康王妃亦撲通跪地,替女兒向皇帝求饒,“求皇上開恩,饒了玹玥,她少不更事,才會不顧後果,並不是故意為之,求皇上給她一個機會,她必定反省,痛改前非!”
她不說話,乾隆還真忘了她,一出聲他才想了起來,還有個縱容者啊!那就一併罰了罷!於是又下令,
“康王妃身為母親,管教無方,禁足於王府三個月,罰俸三年!”
“太後!太後娘娘……”康親王妃還想再求情,太後已然沒有幫她的理由,
“瑜真打玹玥,哀家可以幫你討回公道,但是玹玥指使綁架一事,你居然瞞著哀家,便是哀家也不能饒她!皇上的旨意,無可反駁,當需遵從!”
事已至此,連最後的靠山都沒了,母女倆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策劃好的一場報仇大戲,末了自己竟成了醜角,可悲又可笑!
太後想懲罰瑜真也沒了藉口,都是被這對母子折騰得老臉掛不住,自不肯再為她們說半句話,藉口頭疼,起身回了內殿。
瑜真也沒想到會招來那麼多人,還以為救她之人會是傅恆,沒想到帝後也會來。
出殿後,聽聞皇後講述,才知是鳶兒來報的信,傅恆甚感意外,欣慰笑道:“看來額娘還是很關心你的。”
可若不是太夫人答應讓玹玥做妾,不接玹玥過來,也生不出這些是非,不過已然發生之事,再責怪也無意義,終究太夫人到了最後一刻還是為了富察府而向著她,是以瑜真也不好再抱怨什麼,默然笑應,未做評價。
皇後亦道:“額娘這個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她也是為富察府考量,才會委屈了你,實則心裡還是對你寄予厚望的,你性子傲然,本宮懂的,
只是有時候也需要變著法兒的哄哄額娘,畢竟她是一家之主,你私下裡任性無所謂,當著眾人的面讓她下不來臺,她難免不高興。
軟硬兼施,才是明智的處事之道。當然了,何時該硬,何時該軟,這就是門學問了,需要自個兒琢磨,方能領悟。”
“多謝娘娘教誨,瑜真銘記於心。”話雖如此,可是瑜真心裡再清楚不過,她這個人,吃軟不吃硬,如皇後這般溫和勸說的,她願意聽從,但如太夫人和太後那般生硬逼迫的,她就是不願屈服!
這是與生俱來的毛病,難以更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