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回 雨前靜(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是聽聞這禾姨娘本就體弱多病,又被打過一回,身子越發羸弱,是以住在華清樓中養病,幾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今日難得碰面,大抵是身子骨好了許多。
於是上前扶了一把笑道:“妹妹不必多禮,既入富察府,我便不再是郡主,只是八爺的妻,往後喚我姐姐即可。”
遂又問她身子可有恢複,語氣溫和,關懷備至,倒令小禾心虛起來,她本無病,只是八爺讓她裝病而已,也不曉得這八夫人是真的心地善良,還是故作親和?
總之郡主身邊那個姑姑打量她的眼神令她很不舒坦,小禾幹脆繼續假裝,幹咳了幾聲,說是好些了,
“腰傷漸愈,本想去拜會姐姐,奈何前兩日得了風寒,正在喝藥,大夫說這病染人,不宜四處走動,我就尋思著等病好些了再去。今兒個九夫人來看望我,說我面色蒼白,拉我出來走動,曬曬太陽,只是仍有忌諱,瞧著明芳可愛,我卻不敢抱呢!”
此話並無紕漏,東薇也不好說什麼,過去瞧了瞧小嬰孩兒,便告辭離去。因著她是郡主,這府上似乎沒幾個人與她親近,那個三夫人倒是來找過她,只是巴結意味太明顯,東薇並不大喜歡與她相處,敷衍幾句,未與她推心置腹。
算來也就大夫人是東薇的姑表姐,兩人相差六七歲,到底也是至親。
大夫人才進門時,連懷兩個都小産,未能保住,妾室已有兩個兒子,她仍無一男半女,怎能不心急?
四年前,懷上第三個時,大夫人便在菩薩面前許了願,只要這一胎能平安出生,她便願在庵堂吃齋唸佛,誠守三年還願。
後來果然如願,生下兒子明亮,大夫人不敢食言,信守諾言,搬去庵堂,一住便是三年,如今明亮平安長大,身子骨也結實,三年之期已到,三日後便會由二夫人、三夫人同去接她正式回府。
待大夫人歸來,東薇也有個說話的人了!
正思忖著,桂茉奇的抱怨聲忽在耳邊響起,“奴婢瞧著那個禾姨娘,並不像是患病之軀,八成是裝的,有空見四夫人、九夫人,卻沒空來拜見八爺的正室,分明就是找藉口!”
這些面上功夫,東薇並不在意,“是否拜會,並無所謂,如若不是誠心,只似三夫人那般刻意奉承的,那我寧願不見,落個清淨。”
“可您畢竟是正室,她只是偏房,按規矩也該來走一趟,”之前聽來的傳聞,桂茉奇一直沒敢跟主子提及,今日實在忍不住,和盤托出,
“奴婢可是聽底下人說,八爺洞房當晚說腰疼,實則就是為給禾姨娘求情而捱了太夫人一棍,如此看來,八爺對她很是上心,可她總不能仗著八爺恩寵,便肆無忌憚,忘記自己的身份罷!夫人,您該想個法子立威才是。”
“威嚴可令人口服,卻不能心服,以德服人,才是真正的服氣。”這是東薇出嫁之前,她額娘告誡於她的言辭,額娘性子溫和,並不兇悍,但在府中頗有聲望,有例在前,東薇便不打算做那威名嚇嚇的婦人,只求給人賢淑仁慈的印象,
“這小禾因病未來拜見,算不得什麼大不了之事,我若因此遷怒於她,找她麻煩,八爺又會如何看待我?定會認為我心眼兒小,沒肚量。
再者說,八爺手上有我的把柄,圓房未見落紅,雖然我是清白,可說出去無人相信,八爺並未追究,便是萬幸,我又怎能再去惹是生非?萬一惹急了他,他再將我的事抖出來,倒黴的可是我們!”
這若是算把柄,那可就太冤枉,“可夫人的確是清白的啊!”
“證據何在?”東薇心知肚明,然而這種事根本說不清楚,“姐姐不在京城,跟隨姐夫去了外地,給她寫信,尚未得到回複,也不曉得事實如何,是否如我們猜測那般,再等等罷!”
話雖如此,實則東薇心底清楚,即便她姐姐說出個一二三來,此事也不敢聲張,傅謙說信,那便是真的,他若不信,她又該如何明證這一面之詞?
正是為這一點自卑,東薇貴為郡主,才甘願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為的就是不出差錯,不被八爺揭發,不被眾人恥笑,但求安穩。
富察府表面寧靜,實則暗藏洶湧,彤芸與人為善,心平氣靜,不知風雨將臨。
話說李侍堯婚期將至,千亮眼瞧著主子並無吩咐,怕他忘記此事,忍不住提醒道:“爺,那李侍堯成親,您不得備份賀禮?”
“他成親,關爺屁事?”悠閑躺著的薩喇善嗤笑一聲,將一雙長腿蹺到塌欄上,皺起的眉間滿是不屑,
“小爺堂堂世子,還用得著去巴結他?”
主子一向不待見李侍堯,千亮清楚得很,之所以敢碰釘子,還是為主子著想,
“可他的妻子,畢竟是海中堂的女兒,您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