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章節報錯
巴達維亞城因為椰樹成林, 也稱椰城。對於文武百官提議椰城仿安南制、設總管統管一切政務、軍事,烏行雲是贊同的,只不過對於誰前往就任椰城總督一職, 烏行雲卻有些拿不定主意。
按理說他的小舅子傅恆有當首任安南總督的精力, 將傅恆派往椰城擔任椰城總督倒也算合適。只不過烏行雲覺得對于軍政兩手一起抓的總督工作,傅恆應該更傾向於在中樞朝廷任職。烏行雲想了想,便讓文武百官推薦合適的人選擔任椰城總督一職。
文武百官暢所欲言, 談論了許久, 最終大多數人都統一了意見, 聯名舉薦以東閣大學士為辦理軍機大臣的徐本為椰城總督。說來這徐本也算一號人物,浙江錢塘人, 康熙五十七年進士。當時徐本中進士後,先是擔任翰林院編修一職, 雍正五年時提為貴州學政,授贊善, 遷侍讀。雍正七年, 擢貴州按察使。雍正八年,調江蘇,遷湖北布政使。雍正十年, 擢安慶巡撫。乾隆元年,授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充世宗實錄總裁。二年,直南書房。以協辦總理事務,予拖沙喇哈番世職。三年, 授辦理軍機大臣。
如此從政經歷,表明了徐本也算一位簡在帝心的人物。畢竟身為皇帝的烏行雲雖說有權力決定軍機大臣、或上書房教導皇子阿哥讀書師傅的權力,但絕大部分官員委派還是吏部的事。
徐本能不經由烏行雲直接任命,就能任軍機大臣,講明徐本本人是很有能力的,所以對於朝臣共同舉薦徐本為椰城總督,烏行雲從本心上來講是贊同的,所以烏行雲當庭接受了朝臣的聯名舉薦,加封徐本為太子太保、讓其盡快啟程趕往椰城、擔任總督一職。
椰城位於爪哇島西北海岸,盛産一些香料,算是物産並不豐富的島嶼城市。只不過因為地理位置,算是商船至歐洲各國的一個重要轉運港口,歷史上荷屬東印度公司就是透過椰城到澎湖列島,企圖侵佔,結果被當時明朝的福建水師給驅逐回了椰城。隨後天啟年間,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僱傭兵又從椰城出發,侵佔臺灣。
荷屬東印度公司佔據椰城、臺灣鯤身今臺南安平一帶)時期,椰城和臺灣鯤身一直以來都是對明朝、日本、朝鮮和東南亞的貿易樞紐。大量源自亞洲的鹿皮、鹿角、藤製品、大米、香料、茶葉、琥珀、棉麻、砂糖、錫、鉛、絲綢、陶瓷、黃金等被運回歐洲,荷蘭出産的金屬、藥材傾銷回轉,據後世所記載,當時荷屬東印度公司每年獲取的財富為40萬荷蘭盾,相當於4噸黃金。所以對於逐漸伸出爪牙、著眼準備爭霸世界的烏行雲來講,椰城的重要性與安南不相上下。
朝會結束後,烏行雲依然將徐本留下、單獨商議椰城如何治理的問題。烏行雲很鄭重的對徐本表示:“椰城乃是島嶼城市,朕根本就沒期望徐卿將椰城治理城安南那樣年年豐收。安南乃是産糧重地,而椰城,徐卿不放建成兵家重地吧。徐卿你且去椰城上任後,需在荷蘭人修築的商貿港口的基礎上擴建,並在周圍廣築城牆,儲備兵力以供將來不時之需。”
徐本點頭,表示自己都一一謹記下烏行雲所提的要求後,想了想,徐本道:“萬歲爺,微臣定會竭盡所能,治理好椰城。只不過椰城資源有限,廣築城牆、儲備兵力之事當徐徐圖之,不可急於一時。微臣在此想向萬歲爺討個旨意,希望能有先斬後奏處理突發事情的權利。”
“行,這點朕可以滿足於你。只不過徐卿,朕在此也要說一點。”烏行雲面色平緩的道:“朕只給你五年的時間,五年後,要是椰城的城牆還未修築起來,朕會撤了你的職,定你的罪。”
烏行雲所指定的涉外、比如說安南總督的任期是三年,這新收的椰城自然也不例外。也就是說,徐本擔任椰城總督一職,至少要連任兩屆。對此,徐本倒沒什麼意外,因此在烏行雲話出口後,徐本果斷立下軍令狀。
“微臣定不負萬歲爺所託,定會將椰城治理得妥妥當當。”
烏行雲微微頷首:“行,起磕吧。”
於是徐本便告退離開了養心殿。隔了三日,整點好行裝的徐本以及家人,便由福建水師附送前往椰城任職。徐本到任後,採取重商薄稅的原則,吸取大批海商前來椰城定居,以收取的商稅、地皮稅、人頭稅等用以修築城牆、炮臺,至於修築城牆、炮臺的所需勞工,則多是爪哇人,少數為荷蘭、西班牙戰俘。
徐本在椰城一共幹了九年,連任三屆的他很圓滿的完成了烏行雲所交代的一切事宜。三屆椰城總督結束後,徐本便回到中樞朝廷,任戶部尚書兼軍機大臣。而據傅恆、徐本之後,大部分的文武百官都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凡委派新歸屬大清領土或殖民地擔任總督之人,結束任期後歸國都會在中樞朝廷佔據要職,所以相比安南新歸大清版圖、所需總督一職尚要烏行雲這個做皇帝的親自委派外,以後的殖民地總督皆和椰城總督一樣,由文武百官共同推薦。不過歷史上前前後後一百來號的總督,要論徐本幹的時間最長,其餘者大部分皆是幹滿一任,便回到中樞朝廷任職。
當然以上乃是後事,暫時沒什麼好說的。咱們接著來說乾隆七年發生的事。原東閣大學士兼辦理軍機大臣徐本到椰城就任總督一職後,烏行雲算是順風順水的過了一段舒心日子。
到了五月,寧古塔提督上疏說寧古塔一帶,平疇沃壤,五穀皆宜,建議移滿洲民往邊外屯墾。烏行雲本就早有此想法,只不過礙於祖宗家法、不好率先開口,而此上疏算是給了烏行雲一個開發東北三省的好藉口。於是,在文武百官、在準與不準之間議論紛紛之時,烏行雲直接下令讓大學士查郎阿等前往寧古塔一帶探察寧古塔提督所言是否屬實。
當官者基本上都是人精,都特會察言觀色、揣測上意。烏行雲早就有心開發東北三省,而這也本來沒有多加掩飾,所以查郎阿等大臣組成的考察團去寧古塔探察,只是做個面子上的功夫,不管寧古塔一帶適不適合移民屯墾,查郎阿等大臣所組成的考察團回京之後都會異口同聲的表示,寧古塔提督上疏所言情況屬實。
查郎阿等大臣所組成的考察團一來一回間,便是一月半餘過去。乾隆七年六月末,身為乾隆帝的烏行雲正式下旨,選派兵丁和閑散,擇有妻室之單戶者,攜眷前往寧古塔一代屯墾耕田。又接受八旗各佐領建議,定邊界,置屯莊,每戶給房屋三間,地三頃,按旗分為八區,房隨地造,並於造中處,設總統副都統衙署駐紮。
“寧古塔一帶屯墾良田之事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好的,朕之所以會同意,不過基於後世東北三省乃是産糧重地罷了。”烏行雲語氣溫和的對康熙道:“安南之地雖說年年豐收,但所産之糧除去百姓食用的外,僅夠朕養百萬大軍。”而這百萬大軍卻是陸軍、海軍一起算在內的。所以如果想要達到陸軍百萬、海軍百萬的規模,開闢新的産糧之地是十分重要的。
康熙也是知道這點,所以烏行雲這麼說後,康熙點頭應是。
康熙道:“皇阿瑪所言甚是,只不過兒子還有一點疑惑的是,為何這幾年來風調雨順,皇阿瑪仍然思慮忡忡。”
烏行雲曬然一笑:“明知故問。”
康熙也是一笑:“兒子怎麼明知故問?”
烏行雲搖頭,正要說自己為何說康熙明知故問時,卻見吳書來面色有些嚴峻的進來,打斷父子倆之間的談話。“萬歲爺,有急報。”
烏行雲咦了一聲,面上依然沉穩的讓吳書來將送急報計程車兵進養心殿。
這名士兵二十左右,因著連日奔波,風塵僕僕、面帶疲倦。
士兵走進來,拱手就單膝跪地道:“萬歲爺,小人乃是甘肅巡撫黃大人所派,甘肅地龍翻身,黃大人特派小的晝夜兼程,飛馬來京向萬歲爺闡述災情。”
士兵掏出放置在胸口位置、還帶著溫熱體溫的奏摺,雙手高舉於頭頂。待吳書來跑來從他雙手中接過奏摺,再奉送給烏行雲觀看時,士兵像是氣一鬆,癱軟在了地板上。
“吳公公,領這位將士去休息。”康熙出言,待吳書來乖覺的讓人攙扶起士兵、一起退下後,側首瞥向蹙眉看著奏摺的烏行雲。
康熙道:“災情很嚴重。”
烏行雲點點頭,卻是牛頭不對馬嘴的來了一句:“瞧吧,朕思慮得沒錯吧,這安穩的日子才過了多久,就又來地震了。”烏行雲搖頭又道:“這次地震可比乾隆三年銀川、平羅等地來得嚴重得多。道路、房屋倒塌嚴重,寧夏唐、漢、清三渠及各大小支渠也是因為地震的緣故,裂縫處甚多。”
康熙介面道“如此說來倒要盡快派工匠們前去修理,如若不然裂縫擴大,恐有決堤之險。”
“朕也是這麼想的。”烏行雲神色有些不明的道:“朕本來想將永璜和永琪分別派往安南、椰城擔任副職,歷練歷練的,如今看來,倒是這回前往甘肅賑災,主持修理各渠之事,可以讓永璜和永琪前去。”
永璜雍正五年生,如今已是十五歲的少年郎,領差做事是很正常的事。而永琪,雍正六年出生的他,只比永璜小一歲,也是到了該領差做事的時候。所以烏行雲在想,要不要將永琪提前出繼給多羅慎郡王允禧,免得他在有心人的忽悠下,起了不該起的心思,從而妨礙、影響自己關於未來的佈局。
烏行雲對此有些舉棋不定,便問了康熙的意見。康熙思索片刻道:“過繼了也好,免得永琪像胤禔一般陷入魔障,認為自己有一爭之力,反而壞了兄弟情分。”
說來永璜過繼後,永琪便成了明面上的長子。永琪額娘珂裡葉特氏乃是滿洲鑲藍旗人,雖不是滿洲著姓大族,但也算純粹的滿人。如今的永琪和胤禔前世差不多一樣,都認為有著純正滿洲血統的自己比之太子弟弟差不到哪裡去。前世胤禔陷入魔障,一心認定自己只要努力爭奪便能將身為太子胤礽拉下馬。而如今的永琪顯然也有胤禔當初的想法,所以快刀斬亂麻,將永琪也過繼了,徹底斷了他的念想是最正確不過的事情。
想了想,烏行雲也是明白這點。所以在委派永璜、永琪兩位皇阿哥前往甘肅分別主持賑災、修理各崩裂水渠後,烏行雲也和多羅慎郡王允禧通了氣,準備等永琪歸京之時,下明旨將永琪過繼給多羅慎郡王允禧為嗣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