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練習生(第1/4頁)
章節報錯
華夏娛樂圈,在世界範圍內,可以說是最具有包容性的一個行業。
可能這麼說許多人難以接受,可無論是媒體再怎麼渲染,這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
歷數國內文娛圈的發展史,商業化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正式開啟。
那個時候,香江娛樂圈正處於最後的輝煌,韓娛則是正準備開啟輝煌之時。
韓娛透過與華夏開展的各種文藝活動合作為前提,在那個時代早早的影響了一大批熱愛音樂、喜歡看電影、看電視劇的人們。
十年前,一個韓更歸國發展,為什麼能夠引起全華夏娛樂圈的賣力追捧?
這在另一方面看來,正是因為韓娛在新世紀前十年對國內娛樂圈的滲透。
韓娛一系列的優秀作品,在那個時代所取得的成績,看看芒果臺那時候將棒子們當做親兒子對待,就能夠清楚的體會到。
前世的歸國四子,無論哪一個人,無論口碑如何,誰都承認他們已經成為了國內二線以上的人氣明星。
現代娛樂圈,人氣流量至上,是任何人不可違背的大勢。
有了流量就有了變現的資本,有了資本,就能過很好的生活。
韓娛這幾年缺少了華夏市場,只能繼續在東南亞市場深耕,以及努力去開闢國際市場。
可取的效果並不夠出色,也難以彌補缺少華夏市場所損失的利益。
這幾年,國內有些媒體在網路上釋出一些取消限制韓娛的言論,除了某些國內的利益相關者之外,南寒的一些公司也是其中的一個推手。
韓娛就像是當年的香江娛樂圈,是華夏娛樂圈發展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
因為在某些方面,華夏娛樂圈也算是吸收了一部分韓娛的養分才成長起來的。
趙旭這一輩人,在那個國內缺少娛樂的時代,對曾經火遍全華夏各大城市的華韓歌友會可謂是記憶尤深。
許許多多南寒的藝人,正是藉由著這個央視與kbs舉辦的跨國歌友會,從而走進了華夏80後的心中。
再加上韓娛那些年所製作的一系列能夠跟灣灣電視劇掰腕子的聚集。
很大一批南寒藝人以及娛樂公司,從華夏撈取了數不勝數的資本利益。
這也是十年前,許多華夏媒體出現南寒藝人來華夏只是撈金的言論。
在那個時代,華夏娛樂圈剛剛發展起來,受到的衝擊非常大。
不止要跟香江北上的藝人競爭,更要與入侵國內的東南亞藝人別苗頭,壓力之大想見一般。
可以說,新世紀前後這十幾年,國內娛樂圈是野蠻式發展。
大權除了中影等官方機構之外,掌控在南湖電視臺以及全國各大娛樂公司手中。
可到了趙旭回國之後,上頭正式開始推動國內娛樂產業發展,國內娛樂產業每年都是一倍的速度飛躍式發展。
等到前幾年南寒為某事件像美利國妥協之後,好日子瞬間一去不復返。
以往南寒藝人在華夏有多麼受人歡迎,現在在國內就有多麼備受打壓。
這就好似去年灣灣某電影節上鬧出的風波,國內藝人或是娛樂公司,立場一定要擺正。
擺不正立場的,被連帶一起打壓,那也就怪不了誰。
這幾年國內娛樂圈缺少了外部競爭的因素,演員們的片酬哪怕是在官方一次次壓制之下也不見有多少好轉。
再一次引入華夏之外的藝人,來國內參與競爭,對於國內藝人片酬的打壓,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