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西寧王敲了敲扇柄:“我說呢,她這脾氣從哪裡來的,原來是隨了她祖父。”
“細細說來,妙玉姑娘與咱們西寧王府,也有一段淵源。”
西寧王被這句話引起了興趣:“此話怎講?”
“妙玉姑娘曾有個哥哥,他請的西席,正是曾教導過王爺親弟的大儒章子鈺。章子鈺在妙玉姑娘府上待了三年,就仙逝了。”
“嗯,也算是一段緣分,這段緣分,合該續上一續。”
觀言覷了覷自家王爺,妙玉姑娘雖說家族已經凋零,但好歹是寄居在賈府櫳翠庵內,王爺想要納妙玉,估計還得看看賈府老夫人的意思才行。
“王爺,要不要直接差人去賈府提,料想賈老夫人不敢不放人。”
西寧王不答,玩味地笑笑,這樣得到的妙玉,是不會心甘情願的。觀言覷著王爺的神色,知道自己的主意不會被採納,遂住了口,喚人將茶換成冰鎮酸梅湯,靜靜地侍立一旁。
西寧王緩緩地吹著酸梅湯的寒氣,飲下一口,冰涼的刺激感順著咽喉滑下,流向五髒六腑。新近得到的訊息是,賈氏元妃有恙,這件事,會不會和皇上對賈家的懷疑有關呢?
“觀言。”
“小人在。”
“去請王妃進宮一趟,探望太後娘娘。”
觀點目光微閃,領命去了。西寧王起身,摘下一顆小青梅,撚在手指尖。他的王妃之所以穩坐正妃之位,就是因為她是太後的內侄女,現在,正是用到她的時候了。讓她去探探元妃真有恙還是假有恙,再合適不過了。
皇帝的心思深沉,需要小心觀察方能抱保住自己的地位,如果有了適當的機會,還可以為自己謀福利。
西寧王的嘴角,露出一抹淺淡的笑意。
而此時的妙玉,正在櫳翠庵禪房之內焚香念經。
李媽媽在門外梅樹下踱來踱去,時急時緩的腳步洩露了她內心的不平靜。她知道西寧王對妙玉的心思,也知道妙玉的脾氣。這般下去,若是不想個法子,妙玉怕是處境不利。
這般想著,又來來回回走了幾遍,只聽得裡面聲音如雪水般清冷:“你想說什麼,就進來說,何必如此糾結。”
李媽媽輕輕嘆一口氣,走進去坐在妙玉身側的蒲團上,道:“姑娘,老身是從小看你長大的,一心為姑娘著想,若不是到了這份上,老身也不願意多嘴。”
妙玉放下顆顆圓潤的佛珠,側臉看著李媽媽,李媽媽道:“依老身看,那西寧王著實不是個好相與的,整個西寧王府,也就老王妃良善些。
這麼些年,姑娘寄居在賈府之中,也不是個辦法,不如--”
妙玉勃然大怒:“你是讓我進了西寧王府?趁早消了這念頭!”
李媽媽早料到這樣,嘆了口氣:“姑娘,我們相依為命這許多年,老身豈是這麼沒臉皮的人。依老身之見,如今有兩個法子,可以打消西寧王的念頭。”
妙玉怒氣消退:“你說。”
李媽媽頓了頓,道:“一是求見西寧老王妃,請求她出手庇佑,勸說西寧王。第二,就是離開京城,躲避是非。”
妙玉重新拿起菩提佛珠,轉了幾轉,道:“這幾年承蒙老祖宗收留,如今她身體有恙,我怎能一走了之。這經文,要念足九十九天才罷,算算日子,還差一個月。”
這是要走第一條路了,李媽媽站起身退下,開始思量著如何能見著西平老王妃。
才走到外頭,只聽見幾聲扣門響。李媽媽到大門那裡一看,門縫裡塞進來一封信,輕飄飄地落到地上。
李媽媽拿起來一看,上面是熟悉的筆跡,她笑著進去道:“姑娘,邢姑娘來信了。”
妙玉心頭一動,想起邢岫煙之前曾經對自己的問話,大致猜出來這封信大致寫了些什麼,她把信拆開一看,微笑道:“果然的,李媽媽,你不是正尋去處麼,這就來了。”
李媽媽把信拿過來一看,大喜過望,道:“等姑娘唸完經了,老身就收拾行李,咱們去找邢姑娘去。”
妙玉道:“料想有她在那裡,田莊也算不得俗氣難耐,以後再另尋他處好了。”
李媽媽只覺得天色放晴一般,多日的憂慮煙消雲散。她喜滋滋地收起信件,去準備晚上的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