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稱帝之事一旦定下來,那麼,接下來便是諸多事務的準備事宜。

其中最基本的一項,便是對咸陽城的清理。

新帝繼位,肯定要對咸陽城進行一番佈置。

除此之外,一些不適應當下情形的東西,該拆除的也得拆除。

當然,勞民傷財的事情,李戰天並不會做。

畢竟,如今的大秦,國庫空虛,已經禁不起折騰了。

這件事,韓信主動挑起了大梁。

接下來,還有擇定吉日這件事情。

李戰天雖然對於占卜推卦這樣的事並不太信,不過,本著入鄉隨俗的原則,還是交代李由去辦了這件事。

另外,既然要稱帝,那麼,咸陽城的兵力佈防也得做一番調整。

畢竟,如今大局初定,一些重要崗位的人肯定需要調整。

要不然,萬一來個兵變,那就鬧了笑話了。

這件事,李戰天交給了韓信去全權負責。

而且,他決定稱帝之後,立馬下旨招兵買馬,擴充兵員。

這件事,也跟韓信做了一番大致的交代。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便是新帝的稱謂問題。

雖然繼承了大秦的國號,不過,新登基的皇帝總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稱謂。

關於這個問題,李戰天跟眾將做了商議,最終確定,登基稱秦武帝。

這些事情議定了之後,一天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當所有人都散去,李戰天才得空一個人坐在御書房內思考一個只能自己思考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是別的事,而是麾下將士的封賞問題。

李戰天知道,關於這個問題,一定要非常慎重才行。

要不然,眼下這剛剛登基之時,很容易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嚴重的話,很有可能會動搖到大秦的根本之所在。

要知道,自古賞罰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分封王爵上同樣是這個問題。

只有論功行賞,而且都還擺在明面上,才能服眾。

關於封賞,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還沒有繼位之前已經封了十三路郡王。

現在的情形下,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將領還要不要封王?

如果要封王的話,又該怎麼去平衡,這也是個問題。

這麼想著,李戰天覺得這件事得萬分慎重才行。

要不然,這剛剛登基,很有可能引來騷亂甚至譁變。

對於人性的複雜,自己實在太瞭解了。

大家一起吃苦的時候,一個人有些委屈還可以忍受。

因為,這個時候的大夥兒都很苦,誰也沒怎麼享福。

不過,一旦要去享福了,那麼,問題也就接踵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