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帝王心思(第1/2頁)
章節報錯
塢城境外有靈回之巔叛黨作亂一事,早已在中原一帶鬧得沸沸揚揚,宣於承和藺良哲雖遠在京城,卻皆有耳聞,草草略過奏摺上的內容後,藺良哲上前一步,道:“據奏摺上所言,叛黨已滋事日甚,有嘯聚山林之勢,既然花世子已查明靈回之巔乃前朝餘孽,那便不能姑息,臣以為應防患於未然,即可派兵圍剿將,永絕後患。”
睿帝微微點頭,目光轉向宣於承,唇邊笑意不達眼底,“丞相意下如何?”
“回稟陛下,臣認為,叛黨作亂或許另有內情。”宣於承從容不迫的跨前一步,道:“從表奏上看,叛黨一直徘徊在泗水峽往黃河下游一帶,除了與緝捕官兵發生衝突,並未傷及百姓。此事多半與鬱漓央之死有關,靈回之巔的人興許只是在尋找鬱漓央屍身,行為中難免帶有江湖草莽氣息,並非謀逆。所以臣認為,應派人前往中原,徹查此事,若能以撫代剿,必然民心所向。”
“依丞相所言,難道非要等到叛賊打家劫舍,自封為王了才算作亂?”
“臣並無此意,只是認為應該先探查實情,再作定斷。”
睿帝揚唇冷笑,“派大臣探查實情,一來一回少說也得耽擱半個月,若真如你所講,那倒也罷,如若楚翊塵一早就有反叛之心,難道要等到他佔據中原朝廷再出兵征伐?”
宣於承捏緊了手,略微沉吟,俯首作揖道:“陛下所言有理,老臣愚鈍。”
睿帝淡淡看了他一眼,目光轉向一旁的鬱凌雲,詢問道:“鬱卿認為剿滅前朝叛黨之事,派誰領兵較為適合?”
“陛下恕罪,”鬱凌雲垂首俯身,道:“臣遠離朝局多年,對朝中官員不甚熟悉,不敢妄下定論。”
“既然如此,不如定北侯親自領兵剿滅前朝餘孽,待得勝歸來,也算是以表忠心將功抵過了。”睿帝冷不防地說道。
鬱凌雲兩頰的肌肉繃緊了一下,俯身跪地,“謝陛下厚愛,只是臣已老邁,不敢擔大任。”
睿帝眸色深深地看著他,眼神略帶探究,彷彿在思忖著什麼。
藺良哲見狀,忙上前道:“陛下,臣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既能澄清定北侯的罪名,亦可為我朝增一名良將。”
“哦?是何人?”睿帝雙眸微眯,明知故問道。
“定北侯世子鬱珏。”
一旁久久未作聲的花非葉聽到這個不算陌生的名字,眸光微動,悄悄覷了眼藺良哲,又重新低眉斂目。
“鬱珏?”睿帝琢磨著這個名字,挑眉道:“大漠沙如雪,少年身似雁。鬱世子的統兵的能力朕確實有所耳聞。”
藺良哲頷首,道:“陛下英明,定北侯世子原是西北戍軍中盛傳的少年將軍,十歲就隨定北侯上戰場,為人處事穩重謹慎,是難得的將帥之才。”
“太傅言之有理。”睿帝垂眸看著跪在地上默不作聲的鬱凌雲,揚聲道:“圍剿叛黨一事刻不容緩,朕封定北侯世子鬱珏為討逆將軍,統兵五千,後日出征南下。定北侯可有異議?”
鬱凌雲嘴角動了動,終是沒說什麼,再次叩首道:“臣代犬子謝主隆恩。”
睿帝掃了眼下面神情各異的三人,面上露出一抹疲憊,淡淡道:“此事已定,三位愛卿若無其他事情,那便退下吧。”
“是,臣告退。”
待三人退出殿外後,睿帝將手中奏摺放下,抬眸看向御書房門口,臉上疲憊之色一掃而光,“非葉,依你看,朕今日的處置,是否會讓定北侯寒了心?”
“以我對定北侯瞭解,他並非貪戀權位之人,只是降了一階,應該不至於。”花非葉沉吟道:“如果真要說不滿的地方,估計是對小......鬱小姐的處置。看得出,他對鬱小姐的身世並不知情。”
睿帝淡淡地嗯了一聲,沉凝良久方,道:“你可有查明鬱漓央是如何成了他的女兒?”
“查過了,可聖寧之變發動時,宮中一片混亂,藍皇后殉情時,身邊並無女嬰”花非葉皺眉道:“依我推測,藍皇后臨前,應該將女兒交給了身邊的侍女,或者其他什麼人,但這人沒有逃出去,死於亂箭之下,後來負責清理宮城的鬱凌雲發現了屍體中的女嬰,動了惻隱之心從而養在膝下。”
睿帝略略點頭,“人已死,多說無益。定北侯是父皇的親信,一片赤誠,朕也不信他會因為此事生出異心。”
花非葉抬眸看了眼睿帝,未置一詞。
如果說這句話的是君羽墨軻,他一定會反問一句,既然相信定北侯不會有異心,為毛還要將人軟禁府中半年。
話說定北侯回京也才半年呢,六部官員尚沒認全就被軟禁府中,軟禁相當於革權。在剛回京如日中天的時候沒有積累點人脈,等半年出來後,誰還記得除夕宴上那個光鮮亮麗受人追捧的萬戶侯啊。
哦不,現在應該說是千戶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