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三刻的光明大殿,百枚蟠龍燭臺照得玉階生寒。

湯圓撫過朝服上夜合花暗紋,指尖在鳳尾裙裾處觸到硬物,那是景汐公主的鎏金玉鐲,竟熔鑄在翟衣織錦中,此刻正與腰間虎符共鳴。

兵部尚書崔琰的奏本剛念至“南疆餘孽“,她突然將虎符砸向龍案,青銅撞擊聲裡,殿頂藻井忽現北斗七星狀暗格。

“盛唐三年,工部虧空的精鐵,原是用在此處。“

湯圓抬手示意御林衛撬開暗格,三百卷泛黃圖紙雪片般墜落。最上方那捲《玄武水經注》邊角焦黑,正是二十年前白鹿崖地宮焚燬時失蹤的孤本。

崔琰面色驟變:“娘娘明鑑!這必是逆黨栽贓......“

湯圓杏眼含霜:“是麼?“

話音未落,殿外忽傳破空聲。三支淬毒弩箭穿透蟠龍柱,箭尾繫著的羊皮卷迎風展開,露出景汐公主親筆:“若見此令,誅崔氏九族。“

滿朝譁然中,湯圓腕間胎記驟然滾燙,玉鐲花紋竟在羊皮上烙出崔琰與南疆巫師的密約,落款正是盛唐三年臘月初七,景汐公主薨逝當日。

梅香舉著鮫綃燈引路時,湯圓正摩挲著碧玉簪上的銘文。密室暗門在簪尖觸碰下轟然開啟,飛雲霄的玄鐵劍懸在中央,劍鋒所指處,擺著半截鑄鐵樁,正是白鹿崖底鎮龍鏈的殘片。

她將虎符嵌入樁體凹槽,地磚突然翻轉,露出景汐公主的樟木妝奩。

“這是......“

湯圓撫過奩內褪色襁褓,盛唐三年的蠶絲竟比甲冑更堅韌。

梅香突然驚呼:“夾層有字“

她撕開裡面綢布,南疆文字記載著驚天之秘:“三月初三,以柳氏子換雙生女......“

窗外驚雷劈落,照亮妝奩銅鏡背面。湯圓用玉鐲颳去綠鏽,鏡面浮現《匠作錄》殘頁:盛唐三年鑄造的三百架破甲弩,竟全部暗藏機關,需以飛雲霄血脈啟用。

她猛然想起,地宮屍骸的鎧甲印記,寒意直竄脊背……那些被煉作蠱人的死士,原來是操控軍械的活體鑰匙!

落鷹澗,晨霧裹著腐草氣息,湯圓策馬行至斷橋處。對岸崖壁新裂的縫隙裡滲出紫煙,正是《蠱毒考》記載的“鳩羽瘴“。

親衛呈上玄鐵面具時,湯圓瞥見內側刻著的柳葉紋……與鳳凰遺物上的印記同源。

“啟稟娘娘,鐵索橋鉚釘被人替換過。“

工部侍郎舉著斷裂的銅釘,釘頭梅花印正是崔氏匠坊標記。

湯圓將玉鐲浸入澗水,鐲身忽然浮現血色路線……竟是景汐公主改建前的古河道圖。

對岸忽有骨笛聲起,三百具藤甲屍兵自瘴霧中現身,眼窩裡燃著與地宮蠱人相同的磷火。

“放閘“

湯圓揮動赤螭令旗,二十年前被填埋的舊河道突然塌陷,蟄伏的蒙衝艦破土而出。

艦首,龍牙錐旋轉著絞碎屍兵,卻在觸及某具屍身時驟然停滯……那具“屍兵“掀開藤甲,露出崔琰嫡子蒼白的面容。

地宮最深處,寒潭映著火炬,湯圓盯著潭底打撈出的青銅匣。九重魯班鎖在玉鐲觸碰下層層開啟,匣內《互市約》字跡突然遊動,化作景汐公主的絕筆:“若見此書,崔氏已誅。“

她將虎符按上硃砂印,文書背面浮現密文……盛唐三年與南疆交易的戰馬,半數被替換為民間流民。

梅香突然打翻燭臺:“娘娘小心!“

寒潭倒影裡,崔琰持劍刺來,他的身影被水波扭曲。湯圓反手擲出碧玉簪,簪尖刺入石壁機關。

整座地宮突然翻轉,崔琰跌落新現的鑄鐵牢籠,籠頂刻著柳汀溪的軍印。

“你以為景汐公主為何改建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