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透過穎水去江南道,一路平安,陳大志的河鯊幫沒有出來劫掠,也沒有遇到梁羽虹。鳳芯留意向船工打聽過,梁羽虹已經沒有再在穎水這一帶出現過了。

鳳芯帶著鬼頭林一孔一路停停走走,不著急,所謂“煙花三月下揚州”,她對戚白的詩篇有了很好的感受,雖沒到三月,但也是一片盎然的春意,不去揚州,去江南道也一樣美景一路。她對於路過的美景就好好遊覽了一番,這樣耽擱了一些日程。

她潛意識中也是有意這麼做,去江南道越近,心中就越慌,總希望慢點到。

其實去黃山就離家鄉很近了,但鳳芯沒有勇氣回家探望,她不曉得如何解釋她跟竹笛公子的事。當初逼婚不從而跳崖的是她,後來帶著石景安上門請求父母接納的還是她,現在再說結婚對像不是石家二郎,這如何說得過去?父母在村人面前又如何抬得起頭?

她帶著複雜的抑鬱的心情與林一孔直奔黃山,還沒到跟前就已聽說黃山附近道路不靖,有劫道的出沒,鳳芯心中一沉,心想如果是黃山派不肖弟子所為,這一次怎麼也得出手管教了,誰讓她接掌了這個掌門的位置?

這一天中午,兩人來到黟縣,這是一個極美的地方,四面山川環抱。陶淵明曾遊歷於此,並寫下《桃花源記》。

他們到這裡的時候是二月下旬,天氣漸暖,正是桃花初開的季節,一大片一大片如粉紅煙霞,當真是世外桃園。除此之處,還有櫻桃花、揚花競相開放,濃郁的香氣飄散在空氣中。

小橋、流水、田野、古木、湖光山色、錯落的民居,精緻秀美,寂靜安祥,如水墨山水畫卷。

林一孔陶醉地讚歎不已:“這裡真美啊,能在這裡居住一生的人一定長壽。”

鳳芯也被這恬靜安寧的氣氛感染得忘了煩憂,愉快地對林一孔道:“日已過午,找個客棧吃飯吧。”

“是!鳳恩人。”林一孔怪模怪樣地行禮,逗笑了鳳芯,隨後他們找到一家桃林環繞的客棧進去吃飯。

客人不太多,甚是安靜。他們點了飯菜後還點了一種當地產的食桃,這是一種用優質秈米摻入一定比例的糯米做成的蒸食粉團,然後或烤或與其它菜炒而成的,味道不錯。

兩人安靜地吃著自己的飯食,如此美麗靜怡之所,鳳芯恍如到了世外仙境,內心恬然,不想再外出了。

正在品嚐美食,眼前忽然一暗,一隻手伸了過來,在鳳芯面前放了幾隻如棗般大小的淡紫紅色的乾果,有種好聞的香氣。

鳳芯跟林一孔都抬頭望去,手的主人是一位高大的白衣書生,那張帶笑的熟悉的臉不正是戚白嗎?

鳳芯一下子站了起來,瞪大眼睛興奮地喊:“戚謫仙?又碰到你了!”

戚白瀟灑落座,指了指她桌上的乾果道:“香榧,本地特有的希罕物,嚐嚐!這東西很好的,能潤澤肌膚,延緩衰老,對眼睛也有好處。”

鳳芯坐下來抓住他的袖子直搖:“快說說,你這個大仙人怎麼也會出現在這裡?”

戚白從腰上解下自己隨身帶的酒壺往嘴裡倒了些酒,抹了下嘴說:“你既說我是謫仙,這桃源仙境我這謫仙豈能不來?”他眯著眼睛吟誦起來:“黟縣小桃源,煙霞百里間,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

鳳芯拍手歡快地笑:“好啊好啊,不愧是詩中之仙,張嘴就來。”

戚白自顧自地喝酒,掃她一眼:“戚周和竹笛公子,到底哪個才是你的如意郎君?這次來是誰陪你?”

鳳芯光彩閃亮的眼睛立即黯淡下來,拿起筷子繼續吃自己的飯。

戚白胳膊肘兒捅捅她:“小娘子,問你話呢。”

林一孔插嘴道:“那兩個都不是她的如意郎君,是我陪她來。”

戚白橫他一眼:“早看見你這小鬼頭了,鳳小娘子花兒一樣的人不會是跟你這醜一對了吧?”

林一孔嘿嘿地笑:“戚神仙真會說話,我只是鳳恩人的跟班而已。那兩個人是鳳恩人的傷心事,你最好別問了,她的事理不清頭緒,她也正煩著呢。”

戚白用心凝視了鳳芯一會兒,她清麗的面容上蒙著一層解不開的愁緒。再問林一孔:“你們來做什麼?總不會跟我一樣遊山玩水吧?”

“我們啊,你不知道鳳芯是黃山派掌門嗎?她這是來履行掌門職責來了。”林一孔拿起一個香榧來剝開吃,隨即連連點頭:“嗯,真好吃,鳳芯你也嚐嚐。”

鳳芯默默揀起一粒剝開來放進嘴裡,芳香四溢,她的面容鬆緩了一些。

戚白新要了一雙筷子邊喝酒邊夾菜吃,吃完了又喝一口酒,這才正色道:“你這個掌門早該來了,黃山派那些小輩們有些人太不像話了,胡作非為,劉林山又病倒在床,底下人無人管束,無法無天。你們到這裡來也很醒目啊,人們都在議論有一個漂亮姑娘與一位蒙面似鬼的人走在一起,我就猜是你們到了,很快就能找到你們。”

“你這個小娘子挺有意思的,我忍不住想見見你們。好了,見過了,我還要去別處遊歷,再會吧。”他說著就放下了筷子站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戚白這人灑脫,如閒雲野鶴,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鳳芯也很習慣了,跟他擺了擺手,目送他離開。

他們吃完付過帳,由鳳芯將包裹交於林一孔,他去櫃檯邊開啟來取銀兩付帳。林一孔開啟包裹中的另一個鼓鼓的包裹,裡邊有大量白花花的銀子,還有幾錠金燦燦的元寶。

帳房、酒保與客人眼睛都看直了,又上下打量了林一孔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