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飯吃的就是槐花。”

摘取槐花的時候要注意摘半開的花苞,那樣吃起來會更甜。

陳爾拿起一朵槐花放進嘴裡嘗了嘗。

“甜味和苦味各佔了一半,有點苦中泛甜的感覺。”

如果說槐花飯主要吃的就是槐花。

那麼槐花蒸魚,主要吃的就是魚了。

陳爾端了一隻木盆起來給大家看。

木盆裡歡快地遊走著一隻肥美的鯉魚。

周圍不僅充滿了清澈通透的水,還有一些浮在水面上的槐花。

鯉魚發現有人在看它,尾巴一揚,就從木盆裡濺出了一些水來。

把水面上的槐花震得晃悠悠的。

陳爾道,“這道槐花蒸魚的關鍵在於,吃到嘴裡的魚肉要帶著槐花的清香。”

一般來說,如果要做到這一點也不是很難。

只需要在蒸魚的時候,把新鮮的槐花放在蒸籠底下墊著,然後放魚。

魚肉上還可以再堆一些槐花。

甚至可以在魚肚子裡塞滿槐花。

這樣蒸出來的魚肉,自然能香氣充盈。

但是,在陳爾看來,這樣還是不夠香。

於是,他想出了另一個辦法。

“在水池裡養魚的時候,除了灑飼料,還要經常灑槐花進去。”

“從開始養魚的那天算起,每天都要往水裡灑槐花。”

魚在水裡,除了吃飼料、小魚和各種浮游生物外,還會吃一點水中的植物。

以前陳爾就聽說過這種說法。

溪水邊上種滿了桃花,每年花開的時候,花瓣都會落進溪水裡,等花謝了,再開始打撈溪水裡的魚起來吃。

魚肉中會含有淡淡的桃花香氣。

也許這是一種比較誇張的說法,陳爾卻覺得這種方法可行。

水中如果經常漂浮著新鮮的槐花。

時間一長,就連那水都能沾上氣味,更別說生活在水裡的魚類了。

但是這個方法很費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水池越大,需要的槐花就越多。

所以陳爾是直接把魚放在小池子裡養,放棄了溪流河水。

與此同時的大西洋彼岸。

一場氣氛緊張的商務會議正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