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太子妃的招攬
章節報錯
說起這名字,還不得不提他們隊裡的大廚王小胖。王小胖喜歡蘇靈羽同寢室的一個戰友,蘇羽幫著傳了一下信。
王小胖為了感激她,就給她整了個小灶,就是這“天池群英薈”,本來聽名字還以為是什麼新奇的東西,結果開啟一看,蘇靈羽笑的一天都沒緩過來。吃起來味道挺好,就是一想到名字,她就想笑。
材料是一把黃豆,二斤豬骨,半斤五花肉,半斤綠豆芽,二兩海帶,一塊嫩豆腐,一兩紅薯粉條,二兩空心菜,一棵生菜,一棵麥菜,一個白菜芯,一個大西瓜。
蘇靈羽忙活了半天,帶了自己的廚具,回去休息了,不知道時候,別人把她的“冰火兩重天傳”的神乎其神,簡直到了只有天上有,哪有人間聞的地步。
太子府裡,太子妃娘娘,一身華衣,正斜倚的軟塌上,年紀已近四十,歲月好像並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跡,依舊膚白貌美。
旁邊給她捏腿的侍女琴兒閑話:“娘娘,這幾日第一樓裡辦了個美食大賽,您不去看看?”
太子妃興致缺缺,慵懶的道“有什麼好瞧的,做的再好,還能比得過禦廚。”
“聽說出了個了不得的廚子,叫什麼蘇子墨,在整個瀾城都傳遍了,聽說張明望要收他為徒呢。”
“哦,她做了什麼菜啊?”
“冰火兩重天。”
“什麼亂七八糟的名字?”
“是啊,奴婢也覺得很奇怪呢,可是聽他們說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明兒個決賽呢,要不您也去看看?”
太子妃想著,聽心兒說,過幾天要辦個宴會,不如去看看,要真是個有本事的,就請到府上來,隨口應道:“好,明兒個就去看看。”
最後一天的決賽,參加比賽的只剩下十八個,蘇靈羽現在是七號,這回的比賽是在上午,她早早的便起來,收拾妥當,帶上自備的二個棕色砂鍋,去了第一樓。
比賽的人少了,可看比賽的人卻越發的熱情了,第一樓的大廳裡,除了品嘗席位,其它的地方都站滿了看熱鬧的人。
蘇靈羽來到後院,因為有了上一次的比賽,這回她帶的廚具,也沒人驗看,便直接帶了進來。
領了食材,她來到九號灶臺,先生起火,把豬骨給煮上。西瓜榨汁冰鎮。
骨頭煮了一個時辰,看著裡面的湯都變成了白色,撒上一點鹽,盛出來備用。
起油鍋,將豆子放進去炸了個酥脆,又將剛剁好的肉末,加了點辣椒下鍋爆炒。
完了又把鍋洗好,放進去水,開始燙菜,一樣一樣燙好了,碼到砂鍋裡,上面撒上小蔥、香菜,用滾熱的骨湯一澆,香味撲鼻。又在上面堆上肉沫,撒上豆子,“天池群英薈”便做好了,其實就是麻辣燙,雖然在現代它就是一個街邊小吃,可古代沒有啊,物以稀為貴不是?
那骨湯放到砂鍋裡就是天池,乳白色的湯,還很應景,裡面的青菜,便是群英薈了。
蘇靈羽又弄了個白色的小碟子,配了蘸料,時間一到,便端了上去。
這一次,她自己端了砂鍋,後面一個夥計,幫她拿著果汁和醮料。
來到張明望跟前,砂鍋揭開,一陣香味便飄了出來,把別人做的香味,都給蓋了去,引的在聲的人都食慾大動。有了上一次的比賽,大家也都對她的菜比較期待。
眾人眼睛盯著張明望,從砂鍋裡夾起一顆黃豆,放進嘴巴裡,唔,不錯!入口酥脆!
底下人看的都急的不行,您就不能快點麻利的嗎,好讓別人也嘗嘗。
在眾人的注視下張明望又從砂鍋裡挑起一根海帶,放到面前的蘸料裡,輕輕一蘸,放進嘴裡,喝飽了骨湯的海帶,輕輕一咬,滿口生香,又加上帶著一絲辣味的蘸料,一種說不出的舒泰,他不用再嘗就有了論斷,便示意往下傳。
夥計又給他倒了一杯西瓜汁,他放到嘴邊一嘗,身軀一震,吃了這麼多年西瓜,競不知道,還可以這樣吃,入口清涼甘甜,彷彿可以沖淡一身的疲憊,又著實被驚了一把。
相比之下,其他人的菜便毫無優勢了,創意和味道都和蘇靈羽的菜沒法比,毫無疑問,蘇靈羽得了這次比賽的冠軍。
其中獲得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分別是一個香酥叫花雞和一個點心類的清蒸桂花糕,做的味道雖然比不上張明望,但也算得上一流,被收到了第一樓的後廚,以後將有機會得到張明戶的親自指點,可以說在廚師這一行前途無量。
其他沒有獲獎的人,也有富貴人家的家丁或者比第一樓規模小的飯店前來招攬,畢竟到了決賽的人,都是有點本事的。
一場大賽,圓滿結束,比賽各方都很滿意,第一樓的地位在京城得到了鞏固,還賺了個盆滿缽滿,又收攏了人才。所有參賽的人,透過這次比賽也都長了見識,有了長進。真正有本事的人,也一展所長,贏得了貴人的青睞。
作為這次比賽的第一名,蘇靈羽被請到了二樓的雅間裡,對面坐著的正是第一樓的大廚,張明望,一身深藍色錦衣,身形瘦長,看相貌年約五十,依舊是一張嚴肅臉,一點也不像個廚師,倒像是個軍人。
不過還真讓她猜對了,張明望就是隨軍的廚子出身,無意中救下了從宮裡頭出來採買的老禦廚,傳了老禦廚的衣缽。
蘇靈羽在打量張明望,張明望也在打量她,看起來不過弱冠之年,竟然能有這樣的本事,唯一的不足,就是用料上不夠講究,如果經過他的指點,將來必定是登峰造極。
張明望打定主意,想要收她為徒,開口道:“蘇兄弟廚藝師承何處啊?”
蘇靈羽因為得了百兩黃金,心情好的不得了,笑眯眯的答道:“我沒有師傅,不過是胡亂做的。”
張明望一愣,如果做的這樣美味還只是胡亂做,讓沒得獎的哪些人,情何以堪?
“蘇兄弟真是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