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考校一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面前的中年青衫文士是大儒方克勤,那面前的童子自然就是他的兒子方孝孺咯。
說起來方孝孺,可比他老爹方克勤牛逼多了。
據史書記載,其為明初大儒,太子的講經師父宋濂的得意弟子。
討伐燕王造反的詔書檄文皆出於其之手,後來因為拒絕為朱棣起草即位詔書,被誅滅十族。
被後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所賦予的名譽極高。
哈哈,不知道後世那些史學家,如果知道他們所極力盛讚的明初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就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的身邊,那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鄭長生心裡激動的一批,恨不得立刻馬上握手拍照要簽名。可惜這隻能想想罷了,這個時代可不興這個,再說了此時的方孝孺只不過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而已。
方克勤眼裡露出一抹興奮的神色:“墨村兄,此子果真就是你心中所言的那個提出“錢財有能者掌握之,方能排程自如,造福於民”的神童?”
夫子頷首微笑作答道:“不錯,正是此子。其三歲就已熟讀三百千,現博覽群書正是用功之時,如若能得方老弟的點撥,恐不久我泱泱華夏,煌煌大明將出棟樑之才矣。”
鵝考,還真看不出夫子,還真能替自己吹噓,自家的大肥肉片子沒白吃。
都搞的鄭長生有點不好意思了。
李秀英臉上現出狂喜之色,夫子和方克勤的談話,她聽懂什麼意思了。
夫子年事已高欲歸隱田園安度晚年,是以邀請方克勤來接替他教導學堂裡的學子。
尤其是在他的面前狠狠的推薦了一下自己的兒子。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一個大好機會啊,能得到老夫子如此的力邀之人,豈能等閒視之?
必為名士大儒呀,現在他又在人家面前這麼的力推兒子出來,還給瞭如此之高的評價,這怎麼能不令她感動莫名?
鄭長生髮現方克勤的麵皮微微的跳動了一下,雖然時間極為的短暫,可是沒有逃過他的眼睛。
方克勤自幼就有神童之稱號,長大以後又博覽群書,才華橫溢。
後為庸人所誤,以至科舉失意。
於是邊遊歷天下,邊潛心治學,性格狂放不羈,說是儒生狂士也不過分,讀書人,尤其是有才華的讀書人,哪個不恃才傲物?
能讓他心中起了波瀾,看來自己有望拜師到他門牆之下了。
要知道中國幾千年來可是講究師承的,雖然後世師徒父子的觀念弱化太多,可是一個名校名導師手下的學生,也比普通的畢業生的資歷牛叉吧?
自古以來,中國人相信一句話:名師出高徒,就是這個道理。
在封建社會,讀書人對師承關係更為看重,自己如果能夠被方克勤收入門牆,成為他的弟子。
就算是不醉心於科場,不進官場,就做做學問什麼的,那說出去也有面子不是?
天下讀書人是一家,誰好意思不給方克勤的面子啊?
方克勤是清高的,是自傲的,這是他的天性,自幼得到的讚譽太多了,他家三代從儒,可以說是讀書人的精英中的精英。
可是沒想到年過四十,又活生生的被鄭長生給上了一課。
當夫子給他去信,力邀他前來講學授課的時候,他是想拒絕的。
可是當夫子第二次去信的時候,信中提到一個叫鄭長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