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勸母(第2/2頁)
章節報錯
家裡的閨女想要二尺紅頭繩,一直沒閒錢去買,這下好了,買;
自家的夯貨男人最近虛的厲害,得買二斤肥膘肉補補了,想到此臉上就飛起一抹紅霞......
總之,大家都是滿意的,都是臉上帶著笑離開的。
看著村民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以及兒子的勸解,李秀英心中的“負罪感”也消失了。
一開始她心裡真的感覺是對不住鄉親們的,一下子賺了人家這麼多,總感覺心裡毛毛的。
這就是原始的樸素的價值觀在作祟,如果母親知道後世的那些商人們一本萬利的買賣,那還不的心臟病突發呀!
人心裡總要有一個經歷成長的過程,之前母親賣面偶娃娃賺再多的錢,她也沒有心理負擔,原因無他,那是靠自己的手賺來的。
可是這次自己沒有動手,而是靠轉賣獲利,她總感覺自己好像是在吸鄉親們的血而自肥。
鄭長生看母親心裡矛盾的樣子,也很頭疼。
勞動光榮,靠雙手賺錢,這沒錯。可是因此就鄙視靠腦力賺錢,這是非常不必要的。
得好好的開解一下母親了,不然的話,心裡憋出病來就不好了。
“孃親,孩兒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如果遇到災荒之年,讓大家把家裡的糧食拿出來,救濟別人,你以為會可能嗎?”
李秀英想都不想的答道:“這孩子,唸書念傻了不是,都這個時候了,自顧不暇,誰還肯把自己的糧食拿出來啊。”
“所以啊,這就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出來對吧?如果錢財放到各自的家裡,想從他們牙縫裡摳出來是很難。
如果放到咱們家的話,我相信娘是不會扣扣索索的,肯定會拿出來救人活命的是吧?”
李秀英使勁的點點頭,她雖然不知道兒子為何有如此言辭,可是她知道自己的本心正如兒子所言。
她是經歷過苦難的,知道餓肚子的滋味,能活一人是一人,自己有能力的話,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長生呵呵一笑道:“那不就結了,我們給村民提供了賺錢的機會,他們並無不滿,雖然我們也賺了錢,但是這是我們應得的。
就這麼說吧,權當這些錢是暫時寄存在我們家的,由我們家統籌管理使用。
村頭的石橋已經將要垮塌,孃親可以拿出錢來修繕。
還有村中的大街,每到陰雨連綿,爛泥水坑的,村民出行不便,孃親也可以拿出錢來修一下。
試想一下,如果做這些事情,要是讓村民們湊錢,估計就黃了,誰也不願意。
可是有了娘,有了娘賺的這些錢,築路、修橋這不就一蹴而就了嗎?
小到一家一戶,大到一城一國,無不如是。錢財有能者掌握之,方可排程自如,造福於民。
如果想明白這些,娘您心裡還會感到過意不去嗎?”
貌似兒子說的好高深,她有點似懂非懂。
儘管別的她沒有搞懂,可是修橋、築路,是鄭長生拿來做比喻的,她倒是聽到心裡去了。
一拍大腿:“對,權當是村民們捐錢修橋、築路了。”
在資產階級萌芽還沒萌生,資產階級還沒形成的時候,心地善良的李秀英經歷了一次“剝削”的痛苦的心路歷程。
不過好在,鄭長生及時的解說勸導,她現在沒有心理負擔了,興奮的如同孩童,嘴裡一直的唸叨著:“修橋、築路,這是生哥兒說的,賺錢了要造福鄉里啊......”
喜歡大明墨客請大家收藏:()大明墨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