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竟然都相信,這不是亂彈琴嗎?

還有其父母家人的思想竟然也這麼的天馬行空,這麼不著邊際的事情,竟然能夠賴到一個孩子身上。大明百姓的思想還真是有待於進一步的改造啊,這等荒謬之極的東西,竟然不缺乏信眾。

還差點沒有逼死一個孩子的性命,真的是不敢想象啊。

鄭長生聽著呂婉蓉的聲淚俱下的控訴,心裡酸澀難當。

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就這樣寄託給虛無縹緲的老天,似乎有點兒戲,有點太隨性。

他真的想為這個給他心靈震動的女孩以幫助,可是又不知從何幫起。

額,那就從這篇祭文開始吧。

祭文顧名思義,是祭奠上天的文章,要寫的情真意切,這樣才能感動上天。

但是鄭長生的這篇文章一出,老朱看到後就有點傻眼。

這哪裡還是祭文?這分明就是一篇如刀似槍的討伐檄文嘛!

開篇就痛斥蒼天的不公,繼而就是聲淚控訴的討伐。

結尾處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小女子定當活出自己的風采。

這讓老朱眼前一亮,雖然這是以女子自身口紊寫的,可是這咋看都像是鄭長生自己的心聲。

好一個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認命正是自己的切身經歷。

如果認命他或許還在淮西老家給地主劉德放牛,哦,也或許早已經餓死了。

也就不會有現在的朱皇帝。

如果自己認命,也有可能在皇覺寺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更不會有現而今的大明立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讀鄭長生的這篇檄文,讓老朱竟然讀出了不一樣的情愫,這也真是沒誰了。

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老朱讀出了不認命的奧義,而呂婉蓉則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的是力挺二字。

開篇既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道德經裡的句子,她是讀過的。

這整篇文章都在為自己鳴冤叫屈,把自己內心的呼喊寫的淋漓盡致。

似乎比自己還要懂自己。

這真的讓她感動莫名,沒想到世上還有一人是這麼懂自己的。

她現在看鄭長生的眼神都不對了。

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自心田湧起。

感激嗎?

或許吧!

也或許更多的是乍逢知音的欣喜之情。

或許還有別的情愫,可是一時半會兒的又怎麼說得清?

她心頭頗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繁雜感,隱隱的又多了一絲不知所措的異樣感覺。

天啦嚕,這是怎麼了嘛!

祭文是當著眾人面燒掉的,皇上燒的時候臉上說不出來的激動。

或許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吧。

老朱就喜歡做別人不敢想,想了不敢做的事兒。

起兵是這樣,與各路群雄逐鹿中原也是這樣,直到開國稱帝,他一直在走一條前人所沒有走過的路。

就像現在幫一個民女祭天,雖然他的初衷是收復天下文人的心,可是他做起來是新奇的很,原因就是,這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

喜歡大明墨客請大家收藏:()大明墨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