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沒搭理他。

倒是總跟他玩在一起的李瑁誠心實意地鼓勵他,這讓李瑢的心中甚是感動,繼而忘我苦讀,學識大進。

李瑢的醫學知識雖然淵博,但他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啊。他整日待在皇宮裡,只看書,從來沒有實際上手給人治過病,就像是醫學界的王語嫣,熟讀天下武功秘籍,誰一出手她都能喊出招式的名字來,但你讓她自己打,卻不行。放在今天,李瑢是讀遍了醫學博士的教材,但連住院實習醫師都算不上。

但偶爾老天爺也愛開個玩笑。

就在李瑁十四歲那年,害了一種離奇的惡疾,忽然之間昏迷不醒,連續數日臥床不起。人扶起來了,一鬆手,就又癱軟了下去,強喂湯藥卻根本咽不下去,灌完了,藥水順著嘴角又流出來,一碗湯半碗都給床喝了。

這樣不吃不喝七八日後,人漸消瘦,形如枯槁,眼見就要魂歸西天了。

太醫個個都手足無措,最後只好全體下跪,跟先皇李繼請罪:“臣等無能,太子的病怕是沒得治了。”李瑁的母妃也是李瑢的母妃 麗妃,哭得天昏地暗、肝腸寸斷。

李瑢站在床邊看著奄奄一息的皇兄,二話不說忽然掉頭就跑了。

過了一天一夜,那晚他灰頭土臉地抱著一堆花花草草來到李瑁床前,悄聲對李瑁說道:“六哥,我去了幽靈谷,找到可以給你治病的草藥了,你一定要再堅持一日,等我熬了藥給你喝,你就能好了。”

李瑢為找那草藥一天一夜不曾休息,摔得渾身烏青,本就疲憊不堪,外加他沒有熬藥的經驗,怕火候不對、份量不準,最後瞪著滿是血絲的眼睛瞅著藥罐子生生又熬了一夜。等到藥熬好了,李瑢熬得眼圈發黑、兩眼直冒紅光,跟要成精了一般。

第二日天沒亮,丫鬟太監照例來晨掃太子寢宮,一進門,就見李瑢正掰開李瑁的嘴往下灌湯藥呢。其中一個資格老些的太監見情形不對,趕緊偷跑去稟報了麗妃和先皇。

兩人趕到時,李瑁嘴角邊、前襟上都是黑色的藥湯汙漬。再看李瑢,熬藥熬得臉上身上都是爐灰印子,渾身上下像開了花,端著個空碗正愣愣地瞅著自己的哥哥。

麗妃頓時傻了眼,沖上去一把抱住小兒子疾聲問:“瑢兒,你給你皇兄喝了什麼?”

李瑢頓了頓,囁嚅道:“我給他熬了藥,他喝了就會好了。”

先皇怒聲道:“胡鬧!你懂什麼醫,你要是給你哥哥喝壞了……”

李瑢不等他父皇說完就辯解道:“我自己先嘗了的!肯定喝不壞六哥!”

先皇氣得舉手要揍他,還是麗妃哭著跪下求情,那一巴掌才沒落在李瑢身上。

李瑢卻直著身板,倔強地喊道:“要是把六哥喝壞了,我陪他一起死!”說完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那天晚上,李瑁開始大量出汗,那真的是汗如雨下,床褥都濕透了。

本來七八天就沒有吃飯的人,再加上這樣出汗,到了亥時,忽然猛地睜開眼睛,從喉嚨裡發出沙啞的啊啊聲。

在場人都嚇傻了,麗妃眼睛一閉,當場昏了過去。

誰知到了後半夜,李瑁原本發黑的臉色開始由黑轉白,到後來又由白轉紅,最後竟然浮現出了絲絲血色,忽然之間長長吸了口氣,睜開眼喚了一聲:“……母妃。”竟然就好了。

麗妃歡喜地抱著李瑁又哭又笑,過了大半天才想起自己的小兒子,急忙叫太監去找李瑢。

那小太監找著李瑢的時候,李瑢正一邊哭一邊給自己劈棺材板。

原來他聽說李瑁不行了,覺得是自己害死了六哥,也不想活了。小太監帶來李瑁醒了的訊息時,他剛把自己的棺材蓋劈好。

所以說李瑁這條命是李瑢救回來的,自那以後李瑁就暗自發誓:這一輩子都要對這個七弟好,不讓他受半點委屈。

既然要對他好,就要從實際出發、從當下做起 — 於是李瑁被封為太子之後,立刻給李瑢在宮內開了個“私人診所”。

先皇聽說太子給李瑢開診所的事,考慮到李瑢確實救回太子一命,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兄弟倆鬧去。

宮中上下有那些喜歡逢迎諂媚的人,見皇帝都默許了,立刻一窩蜂地上來巴結討好太子,爭著搶著去找李瑢看病,連正經太醫都不看了。

可是病人多了,李瑢看病的毛病也暴露了:發揮不穩定。簡而言之就是有時候能治好,有時候就治飛了。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李瑢皇爺爺那輩的一個貼身侍衛,當時就要告老還鄉的老臣魏時進。

這位魏大人終身習武,身體倍棒吃嘛嘛香,沒其他毛病,唯一的問題就是有點胃脹氣,吃飯不愛消化,總打嗝。

老人家一想:“我效忠了先帝爺一輩子,臨了要走了,真挺捨不得的,我得給先帝爺這位小皇孫捧捧場。”抱著這個善良的想法,魏大人就去找了李瑢。

看病之前他也不是未曾考慮過李瑢的醫術水平問題,但又一想:“再怎麼說他也治好了太子的惡疾,況且我一個打嗝的毛病,能治壞到哪去?”這麼一想也就放心讓李瑢看了。

結果李瑢一副湯藥下去,老爺子就抽了。

李瑢嚇得臉都白了,老人家的家人心急如焚,但誰也不敢埋怨這位尊貴的瑢親王一句。

誰知一日後,魏大人醒了,自那之後吃飯喝茶,再沒覺得胃難受,打嗝的毛病也全好了,就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嘴越來越歪,到現在還落下個說話歪嘴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