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想起花晴從小就怕打雷。那時她還很小,雖然平時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但那日在大將軍府,一聲雷響砸下來,他眼見著她捂著頭呲溜就鑽到了桌子底下。
當時他想笑,但掀開桌布往下看,卻發現那漂亮的小人兒滿眼都是淚水,竟然嚇哭了。
這麼些年,暮東山到現在還記得當年看見花晴那倔強卻委屈的眼神時的心情:這世上怎麼有這麼有靈氣、惹人憐的女孩?
時至今日,這一點印象,還留在他腦海裡。
情從何而起,早已不知始末,但他心裡再也裝不下別人。
這麼多年,他把愛藏在心裡。他看著她一點點長大,出落得愈來愈美麗,像一株明豔的玫瑰花。
她是最小的女兒,最得大將軍的寵愛。她不似其她女孩子喜歡脂粉女紅,小小一點就坐在馬背上跟著花武騎馬練劍。
她身上散發著一般女孩沒有的朝氣和活力,倘若說其她的女子是月色荷塘中的蓮花,那麼花晴就是自由飛翔在湛藍天空中的鳥兒。
而他十幾歲就跟著花武南征北戰,平定邊地、抵禦外侵,年紀輕輕,屢立戰功,一路走到今日,成為朝中最年輕的將軍。
他的世界跟她一樣簡單清澈,所以他喜歡她,他找不到比她更合適自己的女孩。日子過得那麼快,轉眼她就十六歲了,不知不覺她就變成了一個風姿綽綽的美麗女人。
多少次他想跟她吐露心意,可她是當朝大將軍的女兒,而他只是個布衣出身的窮小子。他拼命壓抑,本以為這份愛可以隨時間消逝,誰知只是越來越濃。
等花晴到了嫁人的年紀,說媒的人幾乎踏破了大將軍府的門檻。求親的不是富甲一方的名門望族,就是頗有名望的書香門第。
他在一旁默默地看著,心知花家這樣的簪纓世家沒有理由把女兒嫁給他。
誰知大將軍花武偏偏是個獨具慧眼的人,他看中暮東山沉默寡言卻智信仁勇兼具的性格,認為他智卻不賊、仁則不懦,是個天生的將才。
那日花武把他叫到面前,開門見山地問他:“我若把晴兒許配給你,你能做到讓她一輩子平安快樂、不受半點委屈嗎?”
他開始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怔了半晌之後,簡直欣喜若狂。
那時他才知道自己對花晴的這番思慕之忱,花武早已洞燭無疑,這些年來他默默守候著花晴,這份自始至終的深情最終還是打動了這位大將軍。
花武答應將花晴許配給他的那日,是暮東山活了二十多年來,最快樂的一天。
可是他的深情感動了花武,卻沒能感動花晴。他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那時的花晴已經對先皇的第七個兒子李瑢芳心暗許。
那位因為救了太子李瑁、而在所有皇子中以最小的年紀就被封了親王的瑢親王是個不折不扣的讀書人:他氣質儒雅、文質彬彬,看淡名利、無心王權,跟花晴實在是太不同了。可花晴偏偏一眼就看中了那個閑雲野鶴般的書呆子親王。
有好長一段時間暮東山都想不明白,為何花晴會喜歡瑢親王。
花晴和李瑢成婚那日,暮東山整個人彷彿都被掏空了。花晴出嫁了,他的心被生生取走了一半。
兩人婚後琴瑟和諧,雖有吵鬧,卻是有口皆碑的模範夫妻。據說李瑢拒不納妾,對花晴百依百順。雖然暮東山感覺花晴要的並非是百依百順,但她既然喜歡李瑢,那在她眼裡李瑢所做的一切必然都是好的。
歲月荏苒,暮東山漸漸習慣了這種心如止水的日子。這份深愛無處擱置,他就把全幅精力都放在了仕途上。
花武很替他可惜,因此對他多有提拔,他自己也力爭上游,短短幾年便已官居三品。
但這卻並不能抵消他對花晴的思念。花晴嫁給李瑢後,大約為了避嫌,這些年來對他有意避讓,他竟再未見過她一面,這讓他愈加痛苦。
直到那日在黑風嶺,他帶兵營救李瑢,與花晴在山中相遇。
多年未見,她依然像個少女似的沖他跑來,喊他“東山”。那一刻他的心簡直要跳出胸膛來,他想好好看看她,但李瑢卻隨即趕來。
那次見面徹底打亂了他原本平靜如水的心。之後這一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她,無法控制自己想再見到她的沖動。
正好前段日子花武從關外回來,帶回不少好吃好玩的新鮮玩意,是打算給花婉和花晴兩姐妹的。他就有意無意地提起要辦事,順路可以把東西送去,花武答應了。
出發前他特意收拾了一番,穿了一身新裝,命手下人抬著幾箱子東西來到瑢王府,卻被告知瑢親王不在府上,而花晴近來都住在煜王府。那時他並未多想,只當是李瑢不在,花晴獨自留在府內覺得無趣,去找自己的姐姐作伴。
他隨即來到煜王府,想到即將見到花晴,他內心萬分激動,誰知見到她第一眼,暮東山就感覺不對勁。她身上透出的那股憂鬱和焦慮是他未見過的,這讓他疑惑不解,但卻不好開口直接問。
直到他說到去過瑢王府卻沒有見到李瑢時,花晴神色大變,他才明白 她的不安是因為李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