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瑢走上前來,對暮東山道:“起來吧。”
暮東山站起身,同時目光掃過李瑢身後那幾個人,臉色忽然一沉,手握在了長|槍上:“王爺夫人!快過來,這幾人是黑風寨的土匪!”
他話未說完,後面呼啦啦湧上一群士兵,將胡大拿、趙四海、楊五和阿柳幾人迅速圍了起來。暮東山自己則跨上一步護在了李瑢和花晴的身前。
李瑢詫異道:“你怎麼知道他們是黑風寨的?”
暮東山道:“幾個時辰之前,守在後山腳下的兵士發現黑風寨的山賊從後山一條密道中逃跑,被咱們一網打盡了,屬下才得知王爺和夫人在山上暫且無事。他們還招供說山寨裡還有幾個山賊,屬下就命人當場根據他們的口述畫了畫像,就是他們幾個,錯不了!”
李瑢聽完笑道:“你這樣雷厲風行,不愧是花大將軍手下的得力幹將。”
趙四海在旁邊聽見很是心驚,暗道:“原來寨裡弟兄一個都沒跑成,全被捉住了!”
暮東山繼續道:“抓住那些山賊之後,屬下立刻帶人上山營救王爺和夫人來了。”
花晴笑指了指李瑢:“我們沒事,時間都耽擱在他救人上了!”這話聽著雖然有些刺耳,但她看李瑢的眼神卻沒有絲毫不滿,反倒是有些佩服欣賞的意思。
暮東山眼見花晴瞧李瑢的眼神,神色一時有些複雜,沉默不語。
李瑢這時指著趙四海幾人說道:“他們已經投降,此番是跟我來領罰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先把他們押回京城,等本王跟聖上稟報之後,可從輕發落。”
暮東山愣了愣,但很快答道:“是。”
楊五忽道:“柳姑娘並不是土匪,不應該抓她。”
李瑢這才想起阿柳來,忙道:“不錯,柳如煙前來營救本王,有功!待我回京跟聖上請旨之後,給她賞賜。”
阿柳倒有些意外,心想其實人並不是我救的,但還是對李瑢屈膝行禮道:“謝過瑢親王。”行完禮又想:“這件事也不關楊五的事,更不應該把他牽連進來。”便開口道:“其實這件事跟這位楊少俠……也沒什麼關系的。”
楊五見阿柳挺講義氣地給自己說情,還稱他為少俠,不禁微微一笑。
李瑢這時心裡卻十分猶豫:楊五自稱不是土匪,這話是否可信卻也難說,但他更擔心楊五把自己被花晴追打嚇得藏在床下的糗事張揚出去,因此一時躊躇著沒有主意。
暮東山等了半天不見李瑢說話,忍不住問道:“王爺,此人該如何處置?”
李瑢拿不定主意,心裡也有些焦急,猶豫來猶豫去,最後想道:“無論如何,眼下總不能當著眾人的面明目張膽地就把他放了,不然倒像是我在包庇他。”於是只好道:“先帶回京城再說吧。”
趙四海聽見有些愧疚,對楊五道:“兄弟,連累你了。”
楊五卻神色淡定道:“出不了大事,無妨。”
如此,朝廷官兵不戰而勝。暮東山將胡大拿、趙四海以及黑風嶺二百多個土匪盡數押回了京城。
李瑁聽說官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清繳了黑風寨,救出了李瑢,還將寨中土匪盡數抓獲,很是滿意。
至於具體怎樣處置那些土匪,他沒再細問,直接交給了相關衙門。
後來到了定罪的環節,李瑢在李瑁跟前為胡大拿和趙四海等人說了情,於是乎這些人最後通通被發配到離京城不到四百裡地的錦州牢城營,挖了半年的河道。
半年後放出來不但可以從良,而且但凡是寫下認罪書立誓痛改前非的人,全都給辦了正式戶籍:從此經商務農再不是問題 這反算是誤打誤撞地因禍得福了。
而楊五因為李瑢特地私下跟直管衙門交代過的緣故,連那半年苦力的罪都沒遭,被押回京城後沒幾日就被放了出來。
他自然清楚李瑢為何會對他寬待,於是出獄後某晚,楊五再次去瑢王府溜達了一圈,給李瑢留了一張字條。
字條上寫的大概意思是說:多謝李瑢網開一面,其所在意之事定會守口如瓶。另外那日順走王府夜明珠一顆,還望李瑢海涵。
李瑢讀完這封信簡直哭笑不得,但也沒有辦法,因為那日藏於床下之事實在丟人,要讓花晴知道了,不知她又要怎樣鬧上一番,所以只好吃了這個啞巴虧。
後來花晴發現自己丟了夜明珠,把全府上下翻了底兒掉。當問起李瑢時,李瑢兩眼一閉裝不知道,東拉西扯地一通糊弄,這事兒也就這麼翻篇了。
——————————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冬去春來,春去夏至,轉眼就到了第二年的夏末。
當時在黑風嶺的山腳下,李瑢承諾給阿柳賞賜,以作為對她出手相救的嘉獎。
雖然在阿柳看來這是不虞之譽,但李瑢認為她勇氣可嘉,她也就欣然接受了。
誰知自從回府後,李瑢忙於幫李瑁處理幾件朝廷的急事,就把這件事給忘了。等他再想起來的時候,第二年的七月都快過了。
本來去年在黑風嶺剛提出賞賜這事的時候,李瑢是打算給阿柳幾匹珍貴的綢緞和一些精美的首飾就完事的。
可如今一下子耽擱了大半年有餘,倒顯得自己毫無誠意。為了不讓人以為自己言而無信,這下李瑢把金貴鄭而重之地派去了天香樓,親自詢問阿柳想要什麼。
金貴來到天香樓,叫來了老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