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到當地府衙後,託月讓冰兒送上一份拜帖。

還不到兩刻鐘,一名著琅國五品知府官服的官員來到茶肆,託月起身見禮。

官員徑直到坐到託月對面,壓抑著激動,一臉不太確定地問:“你……你真的是景國九姑娘?”

遞上拜帖之前,託月已經打聽清楚當地知府大人的情況,撩起帷帽的前面的輕紗:“小女正是應託月,海大人來得這麼快,一定是深知雩城百姓的痛苦。”

海知府一聽便知自已的底細已經被對方摸清,拱手還禮道:“九姑娘要幫我們解決淡水的問題,為什麼呀?九姑娘應該很清楚,解決琅國的問題,於景國目前的形勢沒有任何助益。”

“景國不亡於琅國有助益,而且幫你們解決問題後,託月只需要你們幫一個小忙。”

託月看著海大人道:“至於幫什麼忙,託月希望能跟貴國皇上直接說話,此外關於託月到貴國的事情,託月希望是絕密。”

“絕密?”

“對,絕密。”

託月一臉淡定道:“託月是從景國直接乘船到貴國境內。”

海大人馬上瞪大眼睛,激動、驚訝得半天都說不出話,從景國直接乘船到琅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應託月這麼說是不是意味著,景國已經找到兩國間的海上航道,以後兩國通商無須再借道天啟國,在解決飲水問題後不需要再天啟國面色行事。

“此事非同小可,不知姑娘要如何解決淡水的問題?”

海知府是實幹派,為人又小心謹慎,在沒有看到結果之前,是不會把事情往上報。

託月提起茶壺道:“海大人,請您品嚐一杯,託月用茶肆的鹹水泡的茶。”一杯茶輕輕推到海大人面前。

海大人看著茶肆老闆期待的眼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睛馬上發亮,指著茶杯震驚得說不出話,他很清楚像這樣的茶肆是不可能淡水,可是他現在卻喝到了淡水。

“海大人,這真是姑娘用鹹水泡出來的茶,只是她煮水的東西有些不同。”

茶肆老闆是個精明,一看海大人的表情就知道,雖然是跟他要的水煮的茶,不過那個東西肯定有什麼不同。

託月待人向來不看身份,馬上又倒了一杯茶道:“大叔,您也嚐嚐我帶來的新茶,看跟你們平時喝的有什麼不同,興許您的茶肆裡還能多幾樣好茶。”

茶肆老闆看一眼海知府,海知府微微點一下頭。

茶肆老闆這才端起茶杯,小小的嚐了一口,面露驚喜之色:“多少年沒有喝過這麼好的茶,真是好茶。”

“這只是是其中一種取淡水的辦法。”託月含笑解釋:“這種辦法託月得益於每次煮東西,掀開蓋子凝結在蓋子裡面的水珠。無論是煮飯還是炒菜,上面的水珠都是寡淡無味的。”

“蓋子裡面的水珠!”海知府覺得十分新鮮,謙虛地請教道:“九姑娘果然博學,還請賜教。”

“海大人是君子遠庖廚,自然看不到這種現象,尋常人看到了不會注意,託月也只是閒來無事,喜歡美食才經常進廚房,偶爾嘗過一兩次蓋子上的水珠吧。”

託月娓娓解釋一番,指著旁邊的爐子道:“託月便根據這種現象,把一把與眾不同的銅壺。”

海知府順著託月的手看過去,只見一隻外形跟水桶相似,只是多了一個桶蓋,桶蓋上面還有根細長的管子,管子長度足有半丈,另一端伸另一把銅壺裡面。

“此物如何使用?”

海知府走過去細細觀摩過後問。

託月淡淡道:“跟平時燒水一樣,往桶裡成註上三分二多的水,放到爐子上面加熱,水開後水氣順著管子往面排,遇到另一端溫度低,且密封的銅壺後水氣便凝結成水珠。”

“然後呢?”

海知府十分好奇地問,這可從未聽說過的事情、

託月繼續解釋道:“水珠越聚越多差不多滿時,便可以這壺拿出直接飲用,或是再次燒開泡茶或做他用。”

“想不到竟是如此道理。”怎麼也沒想到辦法竟如此簡單,海知府連忙不迭選讚道:“九姑娘名不虛傳,真不愧是五國和一才女,本府馬上寫奏摺給皇上,請九姑娘稍等一兩天即可。”

“海大人這是準備……”

“為免訊息走漏,本府決定親自面見皇上。”

託月知道在琅國,地方官員有緊急事情時,有一個辦法可直接面見皇上,只是用此法須得冒極大有危險。

起身行禮致敬道:“海大人為民請命之心,託月深表佩服,其實方才的法最不入流,需要得耗費大量的柴火,只是長此以往貴國的淡水只怕會斷流,託月還有更好的辦法,此外還知道貴國淡水日漸衰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