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3)(第2/5頁)
章節報錯
這許多年了,老母親還沒有如此嚴厲的責問過自己,賈政一時驚慌,趕緊把自己摘清楚。
“母親息怒,不是兒子,都是王氏。王氏說如今府裡被她牽連,十分後悔。可是看著娘娘在宮裡為難又很是心疼,正好趁此機會。一來,探春就算嫁出去,雖說是蠻荒之地,到底是代表了朝廷,又是王妃之尊,不會受什麼苦。二來賈家這也是為國盡忠,貴人們念及咱們的好,不管是對宮裡的娘娘還是咱們府裡,都只好不壞。兒子想著她說的不錯,也是個辦法,才……才來與母親商量……”
賈母面無表情的聽著兒子說話,只覺得心灰意冷。責任推給了王氏,閉口不提自己能從中得到的利益,滿口仁義道德。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就能掩飾住賣女求容的事實?賈母知道二兒子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君子,卻沒想到安分的老二竟然如此虛偽!
賈母深吸了兩口氣,揮手示意賈政出去。賈政看母親臉色不好,到底還算有幾分孝心,知道大概是被自己氣的,一時也不敢在這裡礙眼,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等他出了門,賈母只覺得整個人都沒了力氣,身子一軟,險些倒下。幸虧是坐在榻上,身旁的鴛鴦又及時扶了一把。
屋子裡只剩下賈母和鴛鴦,賈母眼中一行濁淚流了下來。
“我這是造了什麼孽啊!”
鴛鴦在一旁心裡也不好受。今兒這事情她也看明白了。在老太太身邊呆了這麼長時間,對老太太的心思,她雖然不敢說十分了解吧,還是能猜到一二的。
“老太太……你不是說朝廷沒同意和親嗎?說不得二老爺也就是想想……”
鴛鴦在賈母跟前還是有幾分臉面的,大著膽子勸了賈母一句。
賈母搖搖手,示意鴛鴦不必再說什麼。擦幹眼淚,又成了威嚴的一家之主。
“傳我的話,二太太既然禮佛誠心,以後除了一日三餐,不許任何人打擾。”
之前是看在元春和寶玉的份上,即使王氏犯了大錯,自己仍然保留了一份寬容。卻不想到了如今的地步,王氏仍然不安分。有元春和寶玉,賈母不可能讓賈政休妻,但也不會再讓她有機會興風作浪!
至於和親之事……朝廷雖然還沒有同意,但身為勳貴中的一員,也的確需要做好準備。賈母心裡發苦,王氏雖然可惡,說的話卻也都在理。她對迎春和探春還是有感情的,如果只是為了二兒子的官位,她必不會出賣自己的孫女,可貴女和親是有功於國。如今的賈家,宮裡的娘娘自身難保,二兒子因為一個敗家娘們丟了官位,大兒子空有爵位,實質上在朝中並沒什麼位置。除了自己這把老骨頭,偌大的榮國府,竟然連個能拿出手的人的沒有,可自己還能活多長時間?至於小輩,賈母搖搖頭,唯一在讀書上有些天賦的寶玉不喜讀書仕途,又被自己故意養廢了……至於第四代的賈蘭,年紀太小,不在考慮範圍內。如今的賈家就像是一座岌岌可危的高樓,隨時面臨倒塌的危險,在新的高樓築起之前,既然還要住在這裡,就必須增加固定高樓的柱樑。元春這個柱樑如今有些不穩,如果可以,賈母希望能夠增加一根柱樑,讓這棟老舊的高樓能維持的更長久一些。只是這樣,恐怕要真的對不住孫女了。
賈母嘆了口氣,吩咐鴛鴦:
“把姑娘們叫來陪我說會兒話吧。”
鴛鴦剛應聲,賈母又突然問道;
“迎春今年也有十六了吧?”
鴛鴦回到:
“是。”
賈母沉默了一下,心中好似做了什麼決定。
“罷了,不要去叫姑娘們了,把老大給我叫來吧。”
寶釵沒想到會有如此收獲,她雖然讓植物們關注賈家,實際上並不可能真的知曉賈家每個人的一舉一動,畢竟不可能時刻監視著,榮府裡也不是每個角落都布滿了植物。這一段記憶傳送到寶釵這裡的時候,寶釵眉頭就皺了起來,過了一會才舒展開。賈母雖然因為年紀大了,在子孫的事情上難免犯糊塗,但大事上還算清醒。雖然是穿越而來,寶釵卻從不敢小看任何人。賈母畢竟見證過榮國府的崛起,又經歷豐富。看她的打算,寶釵不禁猜測朝廷和親的可能性是否加大了。而賈母找賈赦做什麼,寶釵大概也猜得到,也正合了寶釵的謀劃,只是……迎春那木頭般的性子讓人上愁,該給她找個什麼人家啊?
熱孝百日內,喜事可加緊操辦。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便是國法也不外乎人情的,只是時間緊迫,因此南安太妃急著促成和親救兒子,想要先她一步安排好迎春探春又只能暗中操作的寶釵比她更急!
正是著急的時候,某天薛蟠領著兩個俊美少年回了家,還讓在花園的寶釵給碰上了。
寶釵在花園裡發愁二春的婚事,由遠及近的就聽到有男子說話的聲音。原想著是薛蟠和自己的男嫂子胡慶,不需要回避。隨之等人過了假山才發現不是,再回避已經來不及,索性大大方方的見一見。
“這是翰林院侍讀學士李明李大人,是之前和為兄同僚的李大人之子。這位是柳湘蓮柳公子。”
薛蟠簡單介紹了一下,雙方互相見過禮,到底男女有別,又各走各的了。
等三人離開了視線,寶釵停下了慢悠悠的腳步。該說瞌睡了就有人遞枕頭還是該說二春的運氣好呢?她正愁著給二春找夫婿,這二人就算送上門了。寶釵並不是病急亂投醫,二人的長相不必說,柳湘蓮長得不好也不會迷得尤三姐非君不嫁,李明也可成一句俊朗出眾。而柳湘蓮在原著中就是一位值得女子託付的人,不然也不會被精明的尤三姐看上。而他身為理國公府的庶子,雖說如今理國公府敗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況且人家還有感情不錯的哥哥柳湘蘋和得當今看重的哥夫陳子星做靠山,而陳子星背後就是齊國公府。這麼算下來,柳湘蓮和探春也算是門當戶對了。是的,是探春而不是迎春。根據原著中尤三姐的性格的描述,寶釵確定柳湘蓮應該不會喜歡迎春木頭般的懦弱性子,和相對開朗強勢的探春倒是匹配。至於柳湘蓮和尤三姐的官配,寶釵則是毫無壓力的忽略了。尤三姐的確烈性,可是在寶釵看來她其實並不幹淨。並不是寶釵偏見,以尤氏姐妹的身份,不管她們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在外人看來,其實與粉頭並無二致。這樣的身份,說一句從良就真的算從良了嗎?況且尤三姐那樣厲害的人,連賈珍賈蓉都不敢輕易動手動腳,她若真的不情願,尤老孃又怎麼敢逼著她拋頭露面。柳湘蓮退婚的確有些魯莽,可她以死相逼不也是逼人太甚嗎?與其讓兩個人誤人誤己,還不如讓柳湘蓮娶探春,沒了柳湘蓮,尤三姐自會去找別人,畢竟兩條腿的男人真沒什麼不好找。
至於探春想找個上進的丈夫,柳湘蓮的確隨性了些,但也是性情中人,以探春的聰明,讓要這樣一個性情中人上進想必不難。
而李明則是寶釵留給迎春的。當初戶部李大人因為夫人之死心灰意冷辭了官,景和帝或許是出於補償心理,不僅派了太醫給李老夫人看病,還以皇後的名義賞賜給了李老夫人大量的珍貴藥材和金銀布匹,之後又給原來是翰林院侍講的李明升了官,為了表示自己沒有舍棄這位李大人,本該回家丁憂的李明也被‘奪情’已示重視。而事後也證明景和帝的手段高明,起碼李大人和朝中許多大臣都覺得景和帝是值得自己效忠的明君。
把扯遠的話題拉回來。雖說李夫人因為李大人清繳高利貸的事情被設計死,但其中並沒有賈家的手筆,賈家也沒那本事。王夫人雖然放貸,但畢竟是二房。迎春雖然是庶女,卻是榮國府一等獎軍賈赦的女兒,身份上兩者沒問題。性情上,根據之後寶釵的調查,比迎春大了兩歲的李明因為母親李夫人的原因再加上自身有點大男子主義的傾向,一直想找一個安分聽話不多事的妻子,再加上迎春本身的文學素養也不錯,寶釵覺得迎春大概就是李明心中的理想型別了。而以李家的家世修養,迎春嫁過去應該不會過得太差。
幾天之後,把兩個備選人調查清楚的寶釵開始行動了。
☆、拉纖不保媒
幾日後,寶釵邀了林黛玉和三春一同前往國安寺上香。某辦法,國孝期間,禁止歡宴,想要讓一群女孩兒出門只能找個理由出門上香了。而國安寺是皇家寺院,只接待皇親貴胄,一般的勳貴人家能進去上一炷香都是臉上有光的事情。此時此刻,寶釵十分慶幸自己有個皇後義女,大公主義妹——縣主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