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話傳到江湖,還上了江湖軼事經的版面,堪稱一段佳話,而燕歸南接官府懸賞的無往不利有智有謀,更讓江湖賊首匪徒皆是聞風喪膽。
以孫盛的資歷萬稱不上是江湖中人,可燕歸南的名聲如雷貫耳他怎能不知?
孫盛一想,此番遇見燕歸南著實是倒了運道,不求今日能搶到細軟金銀,有命逃回山寨便是大喜之事!
正時,燕歸南持劍刺來,劍光一閃,在這烈烈白日下便讓人睜不開眼睛,孫盛一行皆是務農的漢子,武功沒有,蠻力確實不錯,舞著斧頭銅錘倒可以嚇嚇那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對上燕歸南這樣的高手,三兩息便全無招架之力。
燕歸南身法靈敏,洞悉敵情,很快,這十人不足的的匪隊便是四散凋零,孫盛大喊:快跑!弟兄們,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話音未落肩膀便被刺一劍,斧頭也掉落在地,發出鈧哧一聲悶響,燕歸南雖劍法淩厲對付這些匪徒卻並未下殺手,只在於制衡他們的行動,為要帶到官府伏法,孫盛見之不好,一把扯過還在呆滯中的李執畫扔向燕歸南。
燕歸南一愣,劍鋒順勢一扭,一把抓住李執畫,扭頭再看孫盛已逃遠了,李執畫雙眼愣神,似乎還沒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瞪大眼睛,死死的盯著燕歸南,燕歸南擰眉,一把把李執畫丟了出去。
回頭,看到地上還有三兩黨羽,都是剛才被刺傷的匪徒,沒辦法逃跑,索性癱在地上抱著身上腿上的傷哼哼唧唧。
燕歸南並不多言,看也不看受驚婆子丫鬟管家小姐,拿出粗繩把土匪一個個綁起來,李執畫覺得她一輩子也沒有如此狼狽過,發髻亂了,衣衫也髒兮兮的,不用照鏡子肯定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卻在此時遇見了她的真命天子!
對,李執畫相信,每一個姑娘都會遇到一個在危難之時保護他的英雄,此人冷靜,縝密,溫柔有禮,就是他,李執畫愣愣的看著燕歸南飛身上馬的動作,真是英姿勃發器宇軒昂!
燕歸南一邊架馬一邊拉著拴住匪徒的繩子已經遠去,花畫一個虎撲上前,呼道:
“表妹...讓你受驚了,都是表哥無用,你可曾傷著,多虧咱們命大...” 說話間已哽咽抽泣眼圈紅紅。
李執畫回過神來不禁柔聲安慰他,可花畫哭勢越加兇猛,一把抱住李執畫便嚎啕,眼淚鼻涕揉了她一身,李執畫一邊嫌棄著一邊卻又不敢太推開他,怕他更加傷感,只得耐著性子安慰。
眾婆子丫鬟也都踉蹌著起身,悲悲切切,後怕不已,老管家站在小姐公子身邊,勸也不是,拉也不是,只默默想到:
這花公子和小姐真是投錯了胎,一個性格淘氣如同少爺,一個柔弱嬌氣如同小姐,又看到兩人和睦的一面,真是感嘆,天生一對,才子佳人。
曉月寒風,李執畫依在榻上無法入眠,應對了姨母與姨夫的問候洗塵,談到路途艱險,慘遭匪徒,姨母心疼的眼淚婆娑,一個勁的乖乖兒,肉肉兒的哭訴,一邊心疼的安慰她一邊告訴她官府已經極其重視這群江湖的草莽,已經發出佈告稱,三十日內,必要押解這群匪徒入監牢,也光招能人異士,提供有效訊息者賞十金。
又道,官府最近募得俠客燕歸南,出了名的緝盜拿兇的高手,有他在,一定能為你討回公道!
李執畫感嘆不已,這燕歸南真是聲名遠播,連久居家中的姨母都能知道一二,說明,這燕歸南還真是有本事!
身在江湖卻名傳廟堂官府,實在是不為多得的才俊啊!
李執畫穿著藕色裘衣坐在鏡前梳發,窗外月如明鏡,空似墨洗,雖換了家居擺設,但好在伺候周到,婆子丫鬟禮數周全,李執畫雖嬌生慣養但也從小薰陶四書五經禮記經注,對人謙虛有禮且又是家主的嫡親,故此很受禮遇。
丫鬟翠兒正在裡間為李執畫鋪床,香粉色的新鋪面散發著香料剛剛燻過的氣息,同色的床簾被象牙色的簾勾輕輕挽著顯得一室靜謐,這花府的當真是準備齊全,客房早已經收拾一新如同小姐的閨房一般,內院又單單的給撥了個園子,假山流水紅廊樓閣,真真是蘇州好風景,入目即園林。
只可惜,閨中芳心無人解,丫鬟碎語惹人愁,這翠兒當真是決定小姐和這花家少爺是門當戶對天作之合,來到花府就謀算這以後這陪嫁過來的身份和地位,陪嫁丫鬟的月銀自然會比現在要高出好幾錢。
想著以後自己不僅僅是小姐的陪嫁丫鬟,還是花府少夫人的大丫鬟,更是以後花家主母的舊人,這身份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了。
翠兒的一顆心兒都系在了小姐的婚事上,服侍起來也更加的貼切的周到了。
李執畫懶懶的看著嘰嘰喳喳的翠兒打發她出去守夜,經過這馬車的顛簸和百日的驚嚇,李執畫卻是有些乏了,可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床品是精緻的蘇繡,香薰也是日常用慣了的,可一顆心總也沒個著落,腦袋發沉,怎麼也睡不著。
李執畫翻身起來,倚在窗邊的小幾上,把窗搭斜出一個縫隙,夜風吹來,屋裡也少些悶氣。
接著露入閨房的月色,李執畫閑懶的撥弄著眼前的圍棋子兒,想著江湖縱馬,想著豪傑英俠越發感覺現在的沒滋沒味。
忽然,窗外樹梢發出一聲異響,這聲音不是夜貓野鳥噗撻出的聲音,李執畫立刻警覺,眉眼湊著窗戶縫一看,一道黑色的身影越過樹梢,正巧落在樓閣的房簷上。
翹兒尖兒的房簷如同三寸金蓮的鞋頭,在月色裡似乎要彎上去戳破天上的月亮,那黑色身影在月光裡若隱若現,夜行衣似乎是質地不錯的黑色錦緞,在月光下身形偉岸一點不顯猥狹,這身影在房簷上穿梭來去,很快就消失在層層疊疊的樓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