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時還是秋日,回來就已到了初春。</br>再過一兩個月,就到了栽種洋蕃芋的最佳時機,要抓緊讓有經驗的老農開始育苗、試種。</br>還不知這些種子能否適應大雍北地這裡的土壤,相隔這麼遠,歧蒙那邊的栽種經驗未必全能照搬,只怕還要根據兩地的天氣、環境不同,有著不少變動。剩下這一兩個月,時間刻不容緩。</br>“附近就有我叫人置辦的莊子,我先叫人將這一批種子育上,若能成功,待過幾日便勻出一半種子,交由你們送往南邊。”衛雲嵐對鄒雲說道。</br>這也是一開始她與天樞閣合作時就說好的。</br>若能找到新的作物,便將其告知、分享給蕭先生知曉。</br>細說起來,南邊,廢太子所在的潭、黔、夷三州,饑荒的情況未必比荒州輕上多少。畢竟,那裡半年前,也才剛剛經歷過一場水災。</br>不過南邊到底比北邊暖和許多,按照歧蒙國有經驗的老農所說,洋蕃芋要是栽種在比較溫暖的地方,是有可能縮短成熟時間的,培育得當的話,一年種上兩茬,也不是沒有可能!</br>洋蕃芋本身的畝產已經足夠驚人,要是再能一年種上兩茬,收穫兩次……</br>衛雲嵐簡直不敢想象。</br>但她知道,倘若真能成功種出來,並將其在整個大雍境內傳播開來……</br>今後大雍的百姓,便再也不用忍飢挨餓了!</br>…</br>丹河大壩附近,新修建的碼頭旁。</br>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停靠在碼頭上新鋪就的石板上,車旁還站著四五名婢女,和整整兩排的護衛。</br>頗有排場。</br>日頭升高,陽光照耀在水面上,顯得有些刺眼。</br>車簾掀開,一名雍容不迫、氣質非凡的美婦在婢女的攙扶下,走了下來。</br>眺望仍舊平靜、空蕩的河道,深深皺起眉頭:“怎麼還沒有來?”</br>水面旁刺目的光,晃得人忍不住眯起眼。</br>美婦卻依舊執拗地眺望向南邊,見河道上遲遲沒有動靜,眉頭越皺越深。</br>她身旁的婢女與嬤嬤,都低聲勸說:“許是路上耽擱了時間,郡主,要不您先回馬車上吧。”</br>“這段時日您總在外面,膚子已經曬黑了許多,這樣等回京以後,王爺見了您遭罪成這副模樣,還不知該要有多麼心疼……”</br>嬤嬤口中的王爺,是遠在京城的端王。</br>這站在河道旁的美婦,正是出自端王府的丹寧郡主。</br>“好了。”她打斷身旁人的勸說,搖著頭道:“我不過曬黑一些,算得上什麼遭罪?那些吃不飽肚子,就差拿樹根、黃土充飢的孩子和老人,才是真的遭罪。”</br>“父王派來的人明明說,最晚今晨就能將糧食送到,這都過去半日了……”</br>丹寧郡主吩咐身旁的侍衛,“去,找薛指揮使的人打聽打聽,本郡主的糧食究竟運到了何處?”</br>她的話音剛落,侍衛還沒來得及應上一句“領命”,就見遠處匆匆跑來一隊人馬。</br>看方向是從大壩那邊來的,打頭的那個,不是她剛剛口中提到的薛指揮使,又是哪個?</br>“見過郡主。”荒州都指揮使薛璉,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抱歉恭敬道。</br>仔細看,卻能發現他的面色有些難看。</br>丹寧郡主近來留在荒州安撫災民,也沒少與這位新任的指揮使打交道。一看他這臉色,心下便是一個“咯噔”。</br>“薛指揮使不必多禮。”丹寧郡主急忙問道:“出什麼事了,是不是本郡主那批糧食……”</br>薛璉苦笑一聲,輕輕點了下頭,“下官剛剛得知,端王府那一船糧食,在進入荒州以前,就被一夥流竄的匪民劫走了……”</br>丹寧郡主等著送來的這批糧食,註定是等不到了。</br>那一船糧食當中,米麵倒是其次,主要還有一些藥材,是她專為難民中那些老人與幼童準備的。</br>許是前段日子連下過幾場雪的緣故,不少人哪怕堅強活了下來,身子骨卻凍出了毛病,年輕體壯的尚且能扛,年幼年老的卻只能看著自己身子一天天衰弱下去。</br>丹寧郡主每日施粥的地方,都能聽到咳聲不斷,每一日都會有人離開……</br>這一船糧食與藥材,可以說是救急又救命的存在。</br>丹寧郡主深深嘆了口氣,“這可如何是好?現下雖已過去深冬,可以北地這邊的情況,想要等土地解凍,栽種作物,收穫糧食,還要許久時間。無法自給自足,這些災民的溫飽,又該如何解決?”</br>“開春後地裡便有野菜長出,官府也會組織災民重整土地,準備春播……總歸再難熬,不會難過冬日。”薛璉勸了一句。</br>可實際去歲的水災,再加上後來饑荒時,地裡的東西早就被餓狠的災民連根拔起,哪裡還剩下什麼能長出來的?</br>朝廷下撥的糧食,又優先可著邊關,和那些比較重要的州域。像是荒州這等地處偏僻,沒什麼存在感的地方,根本不可能等到朝廷的賑災糧食。</br>“只怕開春以後,還要餓死一批老幼婦孺。”丹寧郡主嘆息著垂眸說道。</br>她的話薛璉無法反駁。</br>事實上,要是沒有衛姑娘籌集的糧食,太子殿下那邊調來的糧食,以及一直留在荒州呼籲荒州權貴一起賑災施粥的丹寧郡主,荒州這一冬的情況,還不知比現在糟糕多少。</br>至少,絕不會像現在這般安定,災民們肯定早就鬧了起來。</br>眼瞅著丹河大壩也快要修繕完工……</br>那些身強體壯的青壯年一旦沒了事做,只怕荒州的亂子,還要留在外面。</br>兩人相顧嘆息。</br>丹寧郡主感慨:“要是多些不挑季節,不挑土地,在荒州也能種的作物就好了。這樣可以繼續安排災民,去開墾荒地,以勞換糧。”</br>誰說不是呢?</br>可哪裡來得那麼好生長的作物?</br>薛璉心中才剛感慨完,騎馬匆匆趕來的副手,便將一封信件送到他的手中。</br>信上是太子殿下,要他全力配合衛姑娘在荒州試種新作物的命令。</br>同時,丹寧郡主留在暫居之處的下人,也趕了過來,附耳低聲說道:“郡主娘娘,先前救過您的那位闌姑娘,派人送來了一些育苗,託您組織災民種下。”</br>薛璉與丹寧郡主對視一眼。</br>這還真是來了一場及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