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鄰居
章節報錯
“大哥,你怎麼嘴上又沒個把門的!”剛從船尾巡視回來的男人,剛巧聽到最後兩句,連忙制止船家繼續往下說下去。</br>船家倒是無所謂地雙手一攤,“又不止我一個人說,岸上兩邊現在哪家不背地裡罵那些個狗官?”</br>“大哥,你來船尾看看,咱們這甲板上破了一點,拉完今天這趟是不是得抽空修一下……”</br>船家被支走後,衛雲嵐順著他方才指向的那些地方看去。</br>哪怕隔著一段距離,依稀能夠看到水渠兩側被沖毀的土地。滿目蒼夷。</br>若是沒有水道之變,丹河兩岸莊稼未被沖垮,哪怕受今歲氣候多變影響,也絕不至於到顆粒無收的境地。</br>造成如今這副局面,倒不好說,究竟是天災還是**了。</br>收回目光,衛雲嵐忽然注意到腳邊有一片陰影。</br>側首回眸,便見“蕭護衛”就站在自己身旁不遠,正順著自己方才望向的方向,凝眉眺望,眉眼間滿是沉痛。</br>衛雲嵐竟覺得自己讀懂了這抹沉痛。</br>像極了當初,自己在晉陽侯府聽到親人陸續過世後的神情。只是自己當初,是為親人、為家族而痛,那“蕭護衛”又是為什麼而痛?</br>莫非,他視這滿目蒼夷的國土為家?</br>…</br>船隻靠岸,衛家人重新套好馬車上路。</br>齊詡與馮平騎馬跟在隊尾,兩隻海東青剛送來潭州與京城的訊息。</br>濟河漕官董霖,已經將天樞閣準備好的證據呈向京中。董霖早年受過兩朝元老,羅羨羅大人的恩惠,明面上無人知曉,實際卻早就是他們東宮的人。</br>如今京中已經得知幽王乘船遇難、昏迷不醒之事,孝明帝前兩日剛起的猜忌之心,正被那抹難得的舐犢之情取代。</br>最多一日,董霖送去的證據便能呈上他的案頭。到時他便能知,自己心尖上的枕邊人與最看重的兒子,究竟是怎樣的狠毒之人。</br>齊詡很期待,到時他會有怎樣的反應。</br>海東青離開時,繞著衛雲嵐的馬車盤旋了一圈,直到黑雲探出腦袋,威脅似的低吠了兩聲,才向遠方飛去。</br>看著很快便消失在空中的“兩個黑點”,衛雲嵐想起那隻紅腳小隼。</br>“爹爹這時,應該也快到北關了吧?”</br>她估算的沒錯。</br>這時衛茂林剛帶著王管事與董大,抵達北關巍峨的城牆下。</br>北關雖只是一個關口,實際規模卻比許多州府的府城還要大上許多。</br>作為大雍邊境最重要的防禦關卡與戰略要地,不算守軍,但是修築北關城牆的工人、生活在這裡的軍屬與百姓,就有不下三萬人之多,儼然已經衍生成一座繁華的小城。</br>其中又分南城與北城,北城多為軍官家屬,與關口官員府邸,南城則是尋常百姓與流放之人生活的區域,是以在這裡又有北貴南賤的說法。</br>衛茂林獨自上路前往北關的訊息,早就從京中傳了過來。</br>不過誰也沒想到,他會到的這麼早,距離朝廷規定的期限,還有將近半個月的時間。</br>北關邊防使龔錫山龔大人,親自出來迎接了他。這位龔大人早先也是駐北軍中的武將,因傷才從前線退下,轉而擔任起負責邊防事務、管理土地、民戶的文職。</br>開口便自帶幾分軍人的豪爽,與衛茂林打過招呼,將人請進城務府後,便指著攤開的圖紙說道:“按說流放至此的犯官及其家眷,我們都會安排在南城的役所邊上,方便每日做工。不過衛大人受聖上特赦,免除苦役,倒也不必非住那片不可。”</br>“這圖上圈出來的地方,都是目前空出來,歸屬城務府的宅子。衛大人既然來得早,不妨自己選選,畢竟也是要住許久的地兒,選個心儀的豈不住著更舒坦些?”</br>還有這種好事?</br>衛茂林眼中的詫異太過明顯,龔錫山頗有些尷尬地訕笑了一下,伸出兩根手指捻了捻,“就是得耗些銀錢,畢竟這宅子也不是城務府白得來的……”</br>這才合理。</br>聽他這麼說,衛茂林反倒心頭鬆快了一些,直問道:“那不知這些宅子作價幾何?”</br>見衛茂林彷彿真對此有些興趣,龔錫山打起精神介紹:“南城的宅子相對價格低些,像靠近役所這些獨門獨院,有三四間房的宅子,每年給城務府五六兩銀子就行。”</br>“靠城門這片,相對大些的,也就在十兩銀子左右。”</br>“北城的則要貴一些,不過清淨不少,周圍府邸住的也都是好人家兒。您看空著的最大這座院子,三進三出,位置最好,每年給城務府二百兩銀子就行。”說這話的時候,龔錫山都沒敢看衛茂林的神色。</br>連他自己都覺得,此刻就像是窯子裡往外推薦姑娘的老鴇,可要不是城務府實在銀子缺緊,他又哪至於親自幹這牙人才乾的差事!</br>二百兩,足夠城務府裡的差役一季度嚼用了。</br>思及此,龔錫山推薦得更加賣力:“這院子隔壁人家衛大人也認得,剛好與你家頗有緣分,到時同在北關剛好也方便來往……”</br>衛茂林根本不準備定下這麼惹眼的宅子,不過聞言,還是好奇問了一嘴,“哪戶人家?”</br>“就是與你們一同北上的梁家。”龔錫山說:“梁大人路上遭了大難,太后娘娘求情,皇上也免了他的勞役之苦,讓他先養好傷再說。他家早早就把這宅子定下了,邊上這座倒是近來才剛空下的,剛好能讓您兩家做上鄰居,您說巧不巧?”</br>龔錫山倒是沒什麼別的心思,只想著這兩家都是京中過來的,又都背景深厚朝中有人求情,說不得來邊關待上幾年,過幾年就能調回京中。</br>剛好他們手頭不差銀錢,不如貢獻給城務府些,好解了他們城務府的燃眉之急。</br>不過他卻不知道,和誰當鄰居都行,和梁家當鄰居,卻是衛家人萬萬不願意的。</br>衛茂林本就不打算選那處院子的心思,聞言更加堅定起來,掃了一眼攤開的圖紙,指著遠離梁家,距離南城門不遠,一處相對大些的院子說道:“多謝龔大人好意。不過我們流放出京,雖有親人接濟,手頭卻也不算寬裕,就選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