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早些時候出門吩咐說,讓小姐代她今日去福安寺還願。馬車早就在門口候著了,就等著小姐您了。”

看了這燥熱的天氣,心中雖是有些煩悶,得了令,只得起身將自己從這貴妃椅裡挪了出來。

只喚那丫頭將我換身素雪娟錦裙,以珍珠絲帶隨意挽了發髻,挑了一把六菱美人紗扇就起身出發了。

緩緩悠悠得踱著蓮步穿過相府的亭芳閣,來到前院。只見門口約莫一二十個婢子下人那候著了,他們見我走來,都低頭行禮。

只擺了擺手中的紗扇示意她們起身,便在桂兒的攙扶下進了馬車。

一路上,車裡縷縷松木清香,車輪轆轆,佩環琤琤作響,倒也顯得詩情畫意。我倚在軟榻上,怡然自得。倒是桂兒,坐也坐不住,只將那車簾輕掀開一角,看著外面

我見狀,索性拉起了那竹簾。一陣微風隨即迎面撲來,帶著絲絲涼意,勾起了耳邊的白玉纓絡墜,與我的發交纏在一起。

只見車外,陽光洋洋灑灑了一地,街上果真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比肩接踵,玲琅滿目的商品。

叫賣聲不絕於耳,嘈雜喧囂的巷子裡,甚至可以看清路邊小販臉上各式百態的笑臉。許是感覺到幾道好奇的目光,我還是拿了紗扇掩了面,影影綽綽的更讓人遐想幾分

思索間,福安寺已經到了,這乃一所皇家寺廟,平日進出的也皆是達官貴人。遇到重大節日,就連皇帝太後也會在此齋唸佛。正因為如此,這裡寂靜清幽,雖香火鼎盛,卻也人跡罕至。

我們從寺院的偏門進入,只簡單繞了幾個幽靜的小道,就把馬車停在一棵桂花樹附近。簡單地收了些香火蠟燭便喚人送了請帖,不一會兒,那寺中小僧便領著我們進去。

看著這名寺古剎,雖心生敬意,但畢竟年歲太小,心思也不大放入其中。只匆匆得拜了菩薩,替娘親還了願,便不做逗留,從寺中走了出來

沒行了幾步,只覺得繡鞋下磕磣了一下。蹙了蹙眉,用腳尖輕撥那落葉,只見下面,一塊晶瑩無暇的佩玉,看著樣式,應該是男子的貼身飾物。

彎腰將它拾了起來,用指尖輕輕的抹了上面的煙塵。我竟細細的觀摩起來,這是一塊溫潤細膩的龍紋佩玉,上面結綴明黃色羅纓。

平日裡,雖對玉沒有什麼研究,但是單看它的質地就知道應該不是尋常之物,或許是哪個官家子弟給落下了。

看這明黃色羅纓成色還是新的,說明它剛落下不久。或許他會來尋也說不定,只是這男女有別,待字閨中就拋頭露面和一個素未謀面的男子相見是猶為不妥的。

思及至此,便讓桂兒,替我在這樹下守著,等著這玉的主人,好完璧歸趙。

而我則上了不遠處的馬車歇息等候。此時正是晌午,太陽毒辣,四處無風。

不消一會兒,額上已冒了細汗,只打了那紗扇,輕輕扇著帶來一絲涼意。

不遠處,透著這窗。我竟見桂兒領了一個男子過來,慌亂間,就拉下竹簾放了那紗心裡暗罵道。

這丫頭,也太沒個規矩,好好得帶一個男人前來幹嘛。這其中的諸多不便,她又不是不知。

莫不是這玉,惹了這些個登徒浪子,學那戲文裡私相授受。

思慮至此,加上天氣燥熱,心中竟有了幾分煩悶,只因多管了這閑事,如今白白的吃了這苦頭。

“小姐,李公子說想來親自跟您道謝。”

桂兒的聲音裡倒是帶著幾分雀躍,我聽她如此說,一時間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又不想掀開簾子平白的見了外人,失了德行,只能這麼幹愣著。

只過了一會,那人見我不出來相見,許是猜到了我的心思,道

“倒是小姐心思細膩,是在下唐突了,多謝小姐,既是如此,在下就先行告辭了。”

那聲音竟是這般溫雅柔和,綿綿得扣了我的心絃。我心中頓時起了好奇之心,改了主意,只急忙撩了竹簾,探身望了出去。

只見那人一襲青緞墨竹對襟外裳,一頭墨色的長發用一隻羊脂玉扣冠託了起來,腰間別著一支墨玉笛,見背後一陣窸窣之身,便回了頭。對上我的眼,疏離得點頭示意,便負手離開了

心中咯噔一聲,忙喚他“公子……”

話音未落,他卻已經走遠。只那驚鴻的一撇,在我空白的生命中,留下了一抹難以言喻的色彩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次發文……格式弄了好久嗚嗚嗚

男主下一次出現在第六章大婚哦,此文慢熱,如今急得話可以直接去第六章不影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