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夢即是虎長雙翅,撲向文王。

在表姜子牙,姜子牙先離了玉虛宮,在朝歌尋覓宋異人,娶了一房妻室,名為馬氏。後文書會有馬氏一解,這裡暫且不表。單說姜子牙,姜子牙三十二歲,去往玉虛宮學藝,整整四十年的光景,奈何蠢笨至極,不懂變通,為人狹隘,最重要的一點是姜子牙尊師重道。

元始天尊,放眾門徒下山,只有這姜子牙算是還念師恩,雖結婚離道,但後來還是休妻,重返批卦。“二四年來窘迫聯,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輔佐聖君為相父,九三拜將握兵權。諸侯會合逢戊甲,九八封神又四年。”

姜子牙正是按照批語所說一步步而走,在朝歌,賣笊籬,賣面,賣牲口、開飯館,統統不行,後本行算卦才算是步步高昇,奈何算卦來了玉石琵琶精,雖除了它,但也得罪妲己,妲己用計害了姜子牙,這才離了朝歌,來到西岐。而山間之中確實有一處磻溪。

姜子牙雖說愚鈍,但是反覆念這老師給的批語,覺得正是如此,況且姜子牙已經知道將來起兵之地就在西岐,不若就隨批語一般,垂釣而等。

姜子牙雖說只為等人,不為垂釣,又想出師長教誨,不可殺生害命,學藝四十年,也知天道輪迴,奈何這鉤,總有魚兒咬,為了不傷其眾生性命,便做了直鉤,那一日砍材武吉經過,嘲笑了一番,姜子牙明知山間樵夫,不懂世事,便隨口說道:“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非為錦鱗,只釣王侯。”武吉笑他,姜子牙看他面相也知,今日必定打死人,便點播了幾句,奈何芸芸眾生,很多事命中該然。

在講文王夢飛虎撲人,夜夢驚醒,開口問道,幾時?左右守夜回道:“三更。”姬昌一聽,心下嘀咕,夢乃心生,這子午之夢必然成真,奈何這夢中何意呢?取來金錢佔了一課,卦上顯示為上吉。這才心中稍定。

不日還朝,文東武西,列立兩相,上奏國事幾件,眾官員一同解決,待國事畢,姬昌卻遲遲未散盡文武,愁眉不展。

心中想到是否上天預警,讓我不要享樂?可卦上大吉,不明就裡,隨即嘆了口氣。

散宜生出班奏曰:“我王因何事皺眉不展?”

不是大公子元靈不滅回,借大王腹內,迴歸本土?”

這話也直說到文王心中,點頭稱是。“賜這獸一名,為考兒如何?”

散宜生說道:“不可,”散宜生已經知道文王打算,便為其謀劃:“若被有心人傳至朝歌,怕是不妥,大王您是聖人,古有訓,聖人不食子肉,昔大王啖子肉,今番又吐子而出,我王乃聖人也,其事為人稱讚,臣以為應吐子為名,彰顯我王聖者。”

文王點了點頭,散宜生接著說道:“但吐子之名又怕細作通天,不若同音不同其字,名為兔子,大王以為如何?”

文王悅,口答:“準!”

下文講姜子牙釣王侯……

散宜生說道:“公子命刀斧手先將南宮适拿出端門斬了,然後再議大事!”

姬發、與眾將領問道:“這是何道理?”

南宮适更是大呼:“我所犯何罪?讓上大夫這般?今日你便說出一二,若不然我定不饒你……”

散宜生冷笑說道:“諸公只知披堅執銳,一勇無謀,兵發未到五關,我主公必先而死,此為不忠,陷於各位公子於不孝,此事一無勇,二無謀,三另其諸位不忠,四令其公子無孝,此等亂臣賊子,留之何用?”

公子姬發與眾將聽完個個無言,默默不語,南宮适一拱手,賠禮謝罪,散宜生也知南宮心性,也就沒在去追究,口中說道:“當日公子不聽我言,至此殺禍,昔日大王往朝歌說道“七年之殃,災滿難足,自然榮歸,今日不若差一人,賄賂費、尤二臣,臣修書,若奸臣受賄,必定在紂王面前好言,老大王歸國,那時節天下諸侯共伐無道,人心悅服!臣者有忠有孝,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