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購買數量很大,各家影院給出的也是比零售價低的會員價,萬達的會員價最貴,4550元一張,其他院線便宜的有25元一張。

發行方並不需要買下一個場次的所有電影票,張亮說道:

“影院一般會要求至少包下50的票量,他們才開一個場。同時,影院透過正常的渠道還可以售出一部分票,那50起到的作用是保證他們有的賺。”

能讓影院賺錢的影片,就是好影片,就會搶佔排片率,同檔期上映的其它影片,就會被擠壓。

市場上的蛋糕就這麼大,觀眾不可能一天看好幾場電影,看了你的,就不會去看他的了。

這是殘酷的現實。

如果買票房說起來有點作弊的嫌疑,大家還在遮遮掩掩的操作,那麼返點已經成為一種促銷手段了。

越來越多的電影出品方,公開宣佈下調分賬比例,像是《道》直接宣佈所得下調10,這是比較大的幅度,一般情況最少也會下調2至8,如果不願意出血,排片被影院調低,吃虧更大。

除此之外,網上購票補貼,原本幾十塊的電影票,賣到9.9元。

還有包場,像是《富春山居》上映的時候,奧迪每天包了300場,然後一天30萬到50萬,硬生生把那片子給撐過了基本線。

還有某天王代言的通訊商,也給他主演的一部電影,包了上千萬的場子。

這都是明面上的。

還有做假場,選擇觀眾最少的後半夜或者早上,鎖定票房,看似有排片,觀眾卻根本無法買票觀看,用很少的手續費,就能達到滿場的票房效果。

對於那些擁有影院的大影視公司,更容易做手腳,而且連好處費都可以省了。

在自家影院裡面放映,既是片方,又是終端,同時拿片方的43,也拿終端的57,也就是說只需要交5的專項資金和3.3的營業稅之後,就能報上這百分之百的票房,某部獲獎無數的武俠片就是為了給導演保留面子,硬是做了3300萬的假。

有的影院,不給他返點,他就把你的票房挪走,稱為‘偷票房’,更加噁心。

“用手寫票偷挪票房是初級手段,如今影院常用的手法是雙系統,一家影院買兩套票務系統,一套負責出票,一套負責把票房上報國家,在出票的系統中打出甲電影的電影票,在上報系統中報的卻是乙電影的票房。這種偷票房的方式比較隱蔽,很難查出來。”

張亮說這話的意思很明顯,如果劉浪不願意拿錢出來,跟著搞這些東西,恐怕就要被人下絆子。

劉浪也感覺有點頭痛,這特麼一下就是幾千萬出去,說不肉痛是假的。

而且如果一部電影透過返點和買票房等手段獲得了票房的成功,會引起更多投資方使用同樣的發行模式複製這種票房成功。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國產爛片無法培育觀眾,市場環境也不願意扶植國產好片,觀眾只能被好萊塢大片所綁架。繼而形成好萊塢大片擠壓國產大片,國產大片擠壓國產中型片,中型片擠壓小型片的惡性迴圈。

“國外也有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嗎?”劉浪撓撓頭問道。

喜歡相親百次,成為大忽悠請大家收藏:()相親百次,成為大忽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