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處,託貝內陸。

深黑的夜幕下,澳美聯軍的三五六分隊正浩蕩而又孤獨地向前開進著,揚起的沙塵彷彿滾滾雷霆,所過之處只留下濃重的車轍,一切障礙物都被碾殺。但是,他們已經許久沒有收到一分隊發回的偵察報告了,他們轉向黑川內武發起請求通路,也沒有一條是接通的——所有人都隱隱感覺到不妙,彷彿在這場龐大的戰爭中,三五六分隊被擱置在一個孤島上,失去了前線和總部的指引。

此次重返英國,澳美聯軍的主力部隊皆聚於此了——領頭的是五分隊,一百二十輛豹式坦克前後分為三組,作為主力推進部隊行進在整支大部隊的最前方。現代戰爭中,豹式坦克已經很少見了——它已是百年前的老式軍用坦克,是“豹系列”坦克車的初代車種,在當時的主要優點是驅動力強悍,且抗壓抗震能力一流。但在現代戰爭中,各國已經普遍使用“豹系列”坦克車的四代車種——獵豹坦克。

獵豹坦克的各項功能都遠超初代的豹式坦克,是當今世界陸行速度最快的重型坦克——英國的後方大部隊幾乎全部由獵豹坦克組成。如果二者發生戰鬥,澳美聯軍的初代豹式坦克全無還手之力。

但澳美聯軍還是選擇了豹式,而且是美國總統克勒利斯·雷蒙親口下達的命令——豹式坦克,勝在輕便。

世界上,所有“衍生系列”的戰爭載具都無法迴避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同樣讓美國超時代武器研究中心頭疼不已——噸位。諸如霍克8之於霍克7轟炸機,劍魚艇之於魚雷艇,就連鯨號也比他的前代波塞冬號重了不止一個量級。這些戰爭載具在一代又一代的改造中不斷強化,重量和噸位也不斷攀升,以適應現代戰爭瞬息萬變的戰局。獵豹和豹式只是其中之一,它們的前後對比尤為明顯。

美國超時代武器研究中心曾統計過——一輛獵豹坦克的重量在124噸左右,其在豹式坦克的基礎上加裝了大量炮擊裝置和防護裝甲,甚至連履帶都採用了更為柔韌和堅硬的軟鋼製造。而豹式作為該系列的初代坦克,履帶仍採用最古老的橡膠履帶,除了一支主炮,沒有任何其他炮擊裝置,防護裝甲更是寥寥,一層鈦鋼車體而已,平均重量在40到61噸之間不等——重量只有獵豹坦克的一半不到,戰鬥力也頗弱。

這也正是澳美聯軍最終選用它的原因——這場戰爭,只求快,不求戰。

使用豹式坦克而不使用獵豹坦克這個戰略,最先是由克勒利斯·雷蒙提出的。他認為——鯨號此次重返英國,載重量是必須優先考慮的。所有隨行的戰爭載具大部分時間都收在鯨號的軍用艙內部,只有登陸託貝海岸上的時候才會啟用,而且——作為主力戰鬥部隊的雷神坦克群已經佔用了大量載重,鯨號再負擔不起獵豹坦克的加入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雷蒙就是考慮到這個,才要求投入豹式坦克——這樣可以大大給鯨號減負。當時,有不少人還是認為應該投入獵豹坦克,雷蒙以這樣一段話回應——“當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你們知道他帶了什麼去?艦隊和腦子!武器不重要,你們以為當年他帶了多少大炮?不還是開拓了新大陸嗎?我不是自比哥倫布,但鯨號是一定拖不動那些鐵烏龜的,就算它拖著那些鐵烏龜到了英國,英國佬也不是印第安人,本來就是一場奇襲,載具當然是越輕越好。”

雷蒙說完這樣一段話,直接沒人再反對了。豹式坦克也就成了澳美聯軍此次重返英國的主力坦克群之一。

另一支坦克部隊就是六分隊,重炮分隊,它們由四十輛雷神坦克組成——這四十輛坦克比五分隊一百二十輛豹式坦克還要沉重。每一輛雷神坦克都是近兩百噸的超重型坦克,但體積卻其小,甚至不如豹式坦克的一半大。它們的每一寸車體都經過極致的壓縮,金屬結合密度相當之高,重量尤其之大,車體非常之堅硬,開動起來有如雷神滾地,但這卻不是它們得名的真正原因。

雷神之所為雷神,是因為它們搭載了兩項炮擊系統,這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相當罕見的——一項是重炮擊,另一項是電擾炮擊。重炮擊的威力極強,通常配以貧軸穿甲彈或犀牛榴彈,一擊足以從頭至尾洞穿一座現代大廈,爆炸的火焰最大可以覆蓋方圓九十米,氣浪更是無法阻擋,爆炸附近的所有物體不是被燒燬,就是被掀飛。電擾炮擊則是澳美聯軍常用的戰術炮擊,配以新型電流乾擾彈,謂之“雷神”,這種干擾彈一旦命中,會在敵軍陣中形成連鎖反應,可以迅速癱瘓一支大型部隊。也正因為炮擊系統的強大與複雜,雷神坦克的炮管尤其長,幾乎是其本體的兩倍。整支六分隊因為重量巨大,行進頗為緩慢,跟在整支澳美聯軍大部隊的後方。

三支分隊中,戰鬥力最弱的當屬三分隊——六十一輛裝甲車被六分隊和五分隊包在中間,裝甲車中運載了大量意志人研究專家,他們的戰力力極弱,幾乎沒有什麼戰場生存技能。但這場戰爭,最不能缺少的恰恰就是他們——只有他們懂得該如何壓制三四號實驗體。六十一輛裝甲車中不僅運載了大量壓制裝置,還帶了幾座命運鍾來,黑川浩和盧千雪都是受過命運鍾重鑄的意志人,除了黑川內武本人,命運鍾本身也可以與其產生共鳴,達到剝奪其意識的戰爭企圖。“只要五、六分隊能給三分隊創造合適的時機,壓制三四號實驗體應該沒有問題。”是黑川內武的原話。

三支分隊又由三名軍官分別領袖,此時距離阿廖莎林場還有相當一段距離,並不能看到那邊燒天的暗紫色火焰。前方不遠處卻突然出現了一片朦朧,那裡的天空被一團頗不尋常的青煙包裹著,彷彿剛剛經過劇烈的燃燒。五分隊作為推進分隊,行進在整支大部隊的最前方,是三支分隊中速度最快、視野最開闊的分隊,也是最先察覺異常的分隊。

五分隊的軍官反扭視聽傳播裝置,開啟了三支分隊的共享頻道。

“那是什麼?”他問。

“什麼?”三六分隊軍官不解。

五分隊的推進速度過快,揚起的沙塵遮蔽了後方三六分隊的視野,後二者並不能察覺什麼異常。

“前方森林似乎經歷過大規模的燃燒,就在不久之前!”五分隊軍官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此話一出,整支大部隊警覺起來——其實,很多士兵已經隱隱有了自己的猜測,以一分隊的推進速度,他們此時可能正推進到那片異常的天空下,那所謂的“青煙”,可能就是一分隊的葬身之所。

一時間,一個未經證實的猜想被植入三五六分隊士兵的心裡——一分隊可能已經被某種絕對的力量抹殺,甚至連求救訊號都來不及發出。

但是戰爭就是戰爭,恐懼只會加速自己的死亡,澳美聯軍大部隊不敢放慢推進速度。

夜幕下,引擎聲愈發沉重了,沙塵如滾雷般沸騰,三五六分隊的推進速度再度拔高,直刺向那個既定的目標——佩恩頓南部林場。

失去了前線和總部的指引,澳美聯軍大部隊已然成為一座孤島,戰爭的岩漿在他們周圍滾滾翻騰。從他們想要逃離的那一刻起,死神之鐮就已經劈下。

喜歡晚安列國請大家收藏:()晚安列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