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紅塔有訊息了,這對於盧西安來說是個好訊息,他又能見到自己心愛的女孩了。從恩怨之戰中帶回歐陽之後,她就一直被“關”在對面那座叫作“上帝之眼”的大樓裡,只有意志紅塔升起的時候,兩座相望的大樓才會透過意志紅塔的天頂平臺相連通,所有流浪者成員都必須進入意志紅塔開會。盧西安其實是很樂意去的,反正他也聽不懂什麼,他主要是想見歐陽。但此刻,他又有些不安,沒來由的。

吳光明和盧西安從樓梯間出來,他們的目的地是電梯間,只有那裡能通往世紀大樓的天台,而世紀大樓的天台是通向意志紅塔的唯一道路,五十八層。

兩人飛奔在迷宮般複雜的過道里,過道兩側排布著成百上千盞高能瓦力燈,亮白的模樣彷彿兩條嵌在牆裡的光蛇——好在燈光是白色而不是紅色,這意味著流浪者內部發生了緊急情況,而非危急情況。緊急情況盧西安只經歷過一次,就是在恩怨之戰前,流浪者部隊緊急集結開往英國的時候。危急情況則在他回到流浪者之前發生過一次,當時有兩名日本間諜入侵了流浪者。

周圍的腳步聲越來越多,多是些護士和醫生,也有少量武裝士兵,他們都是長期駐紮在四十六層的,為了應對太陽王的突發狀況。各色各樣計程車兵醫生在樓道中來回穿行,進入不同的路口,又從不同的拐角中出來——通向電梯間的路並不止一條。

這座世紀大樓的內部構造十分怪異,樓梯間和電梯間是挨著的,不是左右挨著,而是呈背對背反向嵌合的建築結構,中間以一堵厚厚的鈦鋼牆壁相隔。

這種設計仿造了中世紀時期的羅馬鐘樓——當時的羅馬盜賊頗為猖獗,教皇為了保證鐘樓修理間的安全,命令建築人員將修理間建在巨鐘的背面,並以厚重的土牆隔開二者。這樣,即使盜賊從巨鍾正面進入鐘樓,也無法直達修理間,只能繞行大半個鐘樓從背面進入,而鐘樓內部遍佈各種報警器,盜賊根本無處藏身。那座鐘樓修成之後,修理間鮮有失竊案發生。

紹興世紀大樓的設計與此類似,如果有國際間諜進入世紀大樓,他只能透過兩條路逃脫——電梯間和樓梯間。二者反向坐落,需要繞行大半個樓層才能抵達彼此。而電梯間會在發現入侵的第一時間封鎖,樓梯間將會是間諜的唯一逃生通道。世紀大樓比羅馬鐘樓先進的是,每層樓都被改造成巨大的迷宮,同時裝有高效能的訊號遮蔽器,紅外線報警器更是基礎設施。除非這個間諜握有盧正軍的親授指令,否則他將無法調動電子指路牌。最終會因為無法找到樓梯間而困死在樓層中——曾有兩名日本間諜潛入流浪者,在得到機密檔案的情況下,因為傳輸訊號被隔絕,自身也無法找到出口而被抓獲。

盧西安和吳光明所在的第四十六層,是整座世紀大樓裡最複雜的樓層。因為這裡是太陽王主要的生活樓層,唯一的精神訓練室也在這裡,更是全體流浪者優先保護的樓層。所以這裡的迷宮比其他樓層都要複雜,建築強度也為了防止太陽王突然覺醒而進行了特殊加固。

在四十六層,還有世紀大樓裡唯一的文物室,是盧正軍專門給盧西安“預留”的,每個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博學多才,盧正軍也不例外。可惜盧西安壓根就不是什麼愛學習的人——他第一次被關在文物室裡,就瘋狂砸東西。

倒不是因為生氣,而是因為好奇。文物室裡有許多“虛擬文物”,這些文物都是以擬實技術呈現的,可以觸控把玩,就是無法摔碎,摔在地上的瞬間就會消失,然後出現在文物架上。

文物室其實跟世紀大樓的前身有關,它本來就是一座世紀博物館,擁有世界頂端的建築強度,除非核彈級武器正面命中,否則絕無可能倒塌。實際上,就算核彈正面命中,也只能摧毀世紀大樓的樓體,具體歷史文物的保護手段還要更強一些。

在世紀大樓裡,收藏著人類數千年來的實體歷史文物,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星空》等世界名畫,還有法老面具、木乃伊這類神秘古物,甚至連兵馬俑、金字塔、巨石陣這類宏大的遺蹟都被世紀大樓所收納——2172年,將大面積的古蹟“連根拔起”已經不是難事,利用空間壓縮技術就可以將其擠進汽車大小的裝置內,不會損壞古蹟本身。而且這個裝置可供人類進入觀摩,運送起來也方便。而那些古蹟原本所在的地點,都被各國改造成高樓大廈了,這可以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世紀大樓就是這樣一座龐大的博物館,其領域涵蓋了考古學、建築學、藝術學、神話學、數學、科學等幾乎所有人類領域。紹興的世紀大樓只是其中一座,中國的其他城市還有六座,都是堅不可摧的超級大樓,“絕對安全”是韓國總統給這類建築的最高評價。

中國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公認為“對世界和平貢獻最大的國家”,那時的世界正處於大變革時期,所有文物都被定為國家公有,禁止私人收藏。在國際聯盟釋出的法律中,中國是唯一合法的“文物國”,各國可以自行將本國文物交由中國“保管”。雖然該法律並非強制性的,但那時的中國與世界各國普遍交好,還主動頒佈了一系列法律,大致意思是——根據交由中國保管的文物數量和質量,各國可以與中國建立起不同程度的“文化合作”。在當時的世界,與中國進行文化合作是隻賺不賠的買賣——中國不僅成長為“對世界和平貢獻最大的國家”,還是市場最廣闊、歷史資源和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沒有之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此,各國領導紛紛“交出”了本國文物,企圖用這些“已經成為歷史的老古董”來換取眼前的利益。中國也都欣然接受,大力發展國際文化合作,並樂此不疲,所有文物都被收藏進世紀大樓裡,

然而,在2172年,國際戰爭就那麼毫無徵兆地爆發了,紹興的世紀大樓在第一時間被國防部徵用,所有文物都被移去了其他城市的世紀大樓,這座世紀大樓也就成了流浪者臨時的戰時指揮中心——盧正軍曾作為中國國防部軍事總司令,在2171年的國際會議上發表過一則預言性的講話。

“如果大規模的國際戰爭發生,請諸位國家領導人不必擔心。各國文物不會損壞或丟失,但世紀大樓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建築,我們有權自行呼叫。”

此話一出,各國領導慌亂一時——不是怕文物怎麼樣,而是怕國際戰爭。但是中國作為國際聯盟的三大理事國之一,在國際地位上與日本和美國平起平坐,其他國家只有權要求收回文物,而無權提出其他要求。

其中一些大國甚至曲解了盧正軍的意思,比如澳大利亞和日本——他們竟以為中國有發動戰爭的傾向。迅速提出了收迴文物的申請,對於這類申請,文物外交部都給予一一透過,盡顯君子之風。後來,這種擔心並未持續太久,畢竟中國“對和平貢獻最大”之名已維持一個世紀之久,不可能發動戰爭的——這是盧西安聽到世紀大樓淵源時的第一想法。吳光明則糾正他“屁嘞,老外舍不得放棄文化合作而已。”

此刻,盧西安和吳光明穿行在嘈雜的人群中,兩人有目的地行進著。

“這邊!”吳光明急聲大喊。

盧西安掉頭,一臉抱歉地跟了上來。

吳光明是個路通,他早已對整個世紀大樓的路線瞭如指掌,按盧西安的話來說,吳光明是他的“貼身保鏢兼gps”,盧西安則是個路痴,每次他找不到路了,就會用那部破手機給吳光明打電話,讓他來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