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西郊,沿著渭水河岸,嶄新的工坊拔地而起。工坊與工坊之間,排列整齊,道路想通,遠遠望去,好像一座構造精密的軍營。

工坊的最前沿,乃是內史劃撥的宅院,宅院的大門,裝飾一新,上懸一道嶄新的花梨木牌匾,上書“皇家鑄幣坊”五個大大的篆字。

懂行的人都知道,這是秦國的書法家程邈的真跡。

程邈本為陳倉小吏,負責管理糧倉,沒有及時堵塞倉庫中的老鼠洞,犯了《倉律》,下到獄中。

蒙毅升任廷尉,主管整個秦國的司法。蒙恬到廷尉府的時候,無意間瞥見程邈乞鞫的奏書,寫得真叫一個漂亮,賞心悅目。

剛好蒙恬新建皇家鑄幣坊,需要徵調大批人員。蒙恬大筆一揮,程邈就成了鑄幣坊的一員。

“程邈,五銖錢上的文字,你設計得怎麼樣了?”

鑄幣坊官署內,蒙恬坐在主位上,右邊坐著烏懷,左邊坐著準備戴罪立功的程邈。

“武威侯提出的天圓地方四個字,我一直在想,是用大篆,還是用小篆。”程邈跪坐在地,心裡充滿感激。到了鑄幣坊,蒙恬沒有拿他當罪犯看待。

“周朝用的大篆,六國貴族都認識。秦國的小篆,今上推行於天下,按理來說,五銖錢上應當刻上小篆。”

秦半兩錢太重,蒙恬決定直接採用後世流通最久的五銖錢標準。鑄幣坊內,烏懷、程邈等人,很快習慣了五銖錢的稱呼。

“那刻上小篆不就行了嗎?”烏懷笑道。

五銖錢的錢樣,由蒙恬親自設計,改變圓錢圓孔的傳統,變成圓錢方孔,以符合天圓地方的傳統哲學。

蒙恬已經徵召叔孫通到鑄幣坊,研究古代典籍,為外圓內方的五銖錢尋找哲學上的依據。

“天圓地方”這四個字,不僅僅代表著四個字,更是代表五銖錢的鑄造,符合華夏人的傳統觀念。

“可是在我看來,小篆還是有些複雜。”

程邈長期擔任小吏,需要書寫大量的公文。秦律要求,事事都要留下備券,以待查驗。秦國的官員,每天都在和文牘打交道,工作一點都不輕鬆。

實踐中,程邈加速書寫公文的時候,討巧之下,發明了一種更加簡便的字型。只是這種字型,能不能得到咸陽的承認,程邈心裡還沒有底氣。

“程邈,你心裡有何想法,大膽的說出來。無論對錯,我都不會怪罪。”

察覺程邈欲言又止的樣子,蒙恬開口鼓勵道。

“武威侯鑄造五銖錢,通行天下。天下黔首使用五銖錢,每日面對五銖錢上的刻字,那麼,這刻字得越簡單越好。越簡單,黔首就越容易識別。”

見蒙恬如此說,程邈再也沒有顧慮。

“你是說,你想在五銖錢上刻上比小篆還要更簡單、更容易識別的字型?”烏懷滿臉止不住的詫異。

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官員每日書寫大量公文,秦國的文字不斷簡化。如今的秦國小篆,比起六國的文字來,不僅形態上更美,也更加容易識別。烏懷沒有想到,一個小吏,竟然敢聲稱,還有比小篆更優秀的字型。

“這是我在抄寫公文時偶然寫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