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趁熱打鐵,確定帝號的同時,廢除諡法。

蒙恬拿眼瞧去,只見孔鮒、淳于越面色鐵青,似乎隨時會滴下水來。

儒家學說裡,諡法出自周公。儒生又最注重傳統,列國並存的時候,國君死去,議定諡號,儒生引經據典,乃是大出風頭的場合。現在嬴政廢除諡法,儒生花費精力研究諡法,再沒有用武之地。

孔鮒想要開口反駁,數次張嘴,卻不能發出一言。

儒家尚古,所以嬴政開口便說,太古時沒有諡號。周朝有周文王、周武王之說,商朝時,可沒有商文王、商武王這樣的說法。實現商朝中興的盤庚,歷史上只有商王盤庚的稱號。

嬴政廢除諡法,出於什麼樣的動機,蒙恬多少有些猜想。

秦莊襄王去世過後,嬴政以十三歲的幼齡繼位,目睹相國呂不韋主持群臣議定諡號,紛紛攘攘,議論不休,肆意平叛異人一生所為。

那時,沒有人把小小的嬴政放在眼裡,令嬴政相當不快。

嬴政的性子,堅韌剛毅,自信中帶著自負,絕對不能接受,仙逝過後,臣子對他進行品頭論足。

不管怎麼說,嬴政想要當皇帝,廢除諡法,群臣都不是特別關心。

以前叫大王,以後叫皇帝,只不過換了一個稱謂,人還是那個人,沒有什麼不同。等嬴政駕崩過後,不用議諡號,葬禮還會更加簡化一些。

嬴政的威望在那裡,他決定的事,只要不是特別離譜,不會有人站出來,為了反對而反對。

大臣、將軍們關心的是,皇帝的尊號確定後,臣子們該如何論功行賞。

“陛下,臣有事啟奏。”

王綰的年紀雖然大了,但改起口來很快,陛下的稱呼,沒有任何凝滯之處。

“丞相有何話說?”

嬴政面上掛著微微的笑容,顯得很高興。

“陛下身為皇帝,富有天下,諸公子身為皇子,不能不貴其身。今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民剽悍,不為置王,無以鎮之。請立諸子為王,唯上幸許。”

王綰早先曾上書嬴政,提出封秦國諸公子為王,坐鎮諸侯故地。現在王綰在朝會上再次提出,嬴政並不感到奇怪。

群臣之中,主張分封諸子為王的人,大有人在,王綰只是位高權重的代表而已。

唰唰唰——

所有人的目光,一齊轉向,落到王綰身上,再小心翼翼,心含期待的張望著殿中的王座。

“秦軍東向六國,兼併天下,賴諸位大臣居中謀劃,將軍們披堅執銳,方一一攻滅山東戰國。朕之諸子,生於秦宮,長於咸陽,未有尺寸之功,幸而生於王室之家,得封諸侯,朕心實愧也。”

嬴政舉起手裡的酒觴,遙遙相敬眾人一杯。他的這番話,很少有人能聽出嬴政的真意,大多數人,只以為嬴政面上需要謙虛一番。

堅持禪讓之禮存在的儒生,更是深諳此道。

偌大的殿中,只有兩個人明白嬴政的心思。一個是蒙恬,另一個則是李斯。

感謝朱的打賞和月票!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