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得勝,凱旋而歸,可不僅僅是西方巴黎羅馬才有舉辦凱旋式的傳統。中國古代的國家,軍隊出征,得勝還朝,形成了正規盛大的禮儀。只不過,西方人建設了凱旋門,而中國古人往往會選擇進獻太廟,告慰祖宗。

秦國的太廟,遺留在了雍城。自雍城加冠後,嬴政再也沒有回去過。迎接趙姬回咸陽,也沒有選擇進入雍城。

嬴政行事出人意料,不居於死禮,諭令在咸陽給予李信巨大的榮耀。

“敬告吾王,臣李信幸不辱使命,親入遼東,得逆賊姬丹首級而歸。”

李信近到御階之前,單膝跪地,雙手高舉。木盒之內,姬丹的面容,清晰可見,尚帶著臨死之前的詫異表情。

據李信傳回來的訊息,燕王喜為了苟延殘喘,親自派人斬殺了姬丹。知子莫若父,死在自己的父親手裡,姬丹的人生,多少有些悲劇。

中庶子快步跑下臺階,接過李信手裡的木盒,舉在頭頂,邁著碎步,傳到嬴政的王座前。

令蒙恬詫異的是,嬴政提起姬丹,總是咬牙切齒,毫不在意的展現自己的憤怒,可姬丹的人頭真正出現在嬴政面前的時候,嬴政反而顯得很平靜,甚或有些惋惜。

姬丹為了儲存燕國,選擇行刺的手段,站在燕國的角度,本沒有什麼不對。自古以來,正在崛起中的國家,因為領袖人物突然死去,國家走向衰落,甚而滅亡的不在少數。

無論怎麼樣,姬丹與嬴政同為幼年時的玩伴,相互之間,或許都給對方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哪怕這記憶,並沒有那麼美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交給奉常去處理吧!”

沉吟良久,嬴政揮了揮衣袖,目光離開了姬丹的首級。

秦國的奉常,專管祭祀禮儀,嬴政讓奉常處理姬丹的首級,意思很明確,會給姬丹一個稍顯體面的葬禮。

“將軍李信,伐趙破燕,不畏艱辛,為國君報仇雪恨,寡人心甚慰,特升爵為右更。”

趙高宣讀完嬴政的諭旨後,秦國大臣的心中,似乎又一股巨浪翻卷而過。

身為當事人的李信,一股巨大的喜悅感傳遍全身,頭髮鬍子忍不住的抖動,激動得不能自已,謝恩的時候,聲音顯得有些發顫。

不少秦國大臣的目光,時而打量著蒙恬,時而飄向李信,有的擔憂,有的幸災樂禍。

李信的功勞,說大也大,但仍然無法同攻陷趙國首都的功勞相比。秦軍擊破燕國大軍後,薊城空虛,燕王喜是個沒什麼膽子的人,棄城而逃。

李信指揮秦國車騎部隊趕到薊城的時候,接過的是一座幾乎不設防的城市。

僅僅憑著姬丹的人頭,就授予李信右更的爵位,顯然有些破格提拔的意思。只是這個時候,卻沒有人提出異議。想到荊軻追殺秦王的場景,這個節骨眼上,李信拼死追擊姬丹,確實報了國君受辱之仇。

蒙恬感受著化雪時傳來的寒氣,緊了緊身子,心中無奈的苦笑:“為了分化王氏、蒙氏在秦軍中的影響,嬴政已經開始準備大力提拔隴西的李氏一族了······”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