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鄭的王宮,韓王蟣蝨坐在王座上,六神無主。

“各位愛卿,秦軍大舉來攻,新鄭即將不保,該怎麼辦哪?”蟣蝨的目光望向武將的行列,多希望有將軍出來為國君分憂。或許是感受到韓王的殷切期盼,武將們一個個低著頭,用眼睛數著地上的螞蟻,不敢看韓王的眼睛。

沒有辦法,韓國的將領早已被秦國打沒了血氣。伊闕之戰,韓魏聯軍幾乎全軍覆沒,準確的說是韓國全軍覆沒。華陽之戰,韓國被打得哭爹喊娘,向秦國求救,秦國等到韓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援軍才開到戰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精銳兵力喪失殆盡,往後韓國每次打仗,幾乎都在給秦人送首級。時間一長,秦人聽說要攻打韓國,個個爭先恐後,生怕去晚了沒有功勞。而韓國人就不一樣了,聽說秦軍來攻,個個不是嗓子疼,就是脖子疼,死賴著不願意上前線。韓國的將軍們,去一個殺一個。到得後來,是個韓國人都知道,在韓國當將軍是高危職業。

整個戰國時代,韓國就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將軍。司馬遷留下的史記裡,通篇都是韓國喪權辱國直至滅亡的悲慘歷史啊!

“丞相,你有什麼好辦法?”

武將們被打怕了,不想與秦國打仗。蟣蝨的希望,全落在了丞相張平身上。

韓國的張氏家族,本是韓國宗室一脈,後來改姓張,三代為相,說起來真是韓國的政壇不倒翁。戰國時期,韓魏趙三國有任命宗室之人為相的傳統,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魏齊,都是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的人物。

張平快五十歲的人了,知道韓國實力弱小,只能在夾縫中求存,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讓韓國的實力邁到強國的行列,頗有些無奈。雄心壯志消磨完之後,他只想努力保住張氏一族的榮華富貴。那個年輕的公子韓非整天上書要變法圖強,張平毫不猶豫的打壓了這樣的愣頭青。

韓國土地就這麼點,人口就這麼點,要變法,只會死得更快。

“大王,秦軍虎狼也,韓國兵弱,不是秦軍的對手,為今之計,只有一方面派出使者同秦國議和,另一方面派出使者向他國求援。”張平的話,說得無比熟練。這麼多年以來,議和、求援已經成為了韓國的固定套路。

“是啊,丞相說得有理,大王還是趕快派人議和吧!”

“魏國新君即位,只怕不會派出援兵?”

“齊人恨我們當年參與伐齊之戰,只怕也不會輕易救援吧?”

“救不救是他們的事,求不求援是我們的事,盡人事,聽天命吧!”

······

“報,秦軍使者到了新鄭北門外!”韓國君臣還在議論求援的事,突然傳來了秦軍使者的訊息。

“等等,你確信是秦軍使者,而不是秦軍?”韓王蟣蝨連忙問道。

“那人自稱蒙恬,奉秦軍主將之命,前來面見大王!”傳信的郎中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快請!快請!”蟣蝨大喜過望,秦軍有使者前來,議和的前景泛起了點點曙光。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