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李斯的戰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非尋找到一種最巧妙的戰略。
李斯勸說嬴政的時候,說得很誇張,好像攻滅六國,似乎很容易,不費吹灰之力。李斯的話,嬴政聽著很舒服,但卻不能完全當真。
戰國時代的讀書人,遊說君主的時候,滿嘴跑火車,站著說話不腰疼。張儀出使楚國的時候,說秦國的糧食堆滿了整個關中,秦國的兵士超過了百萬。
後人記載歷史的時候,這些人說的話,文采斐然,大氣磅礴,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千萬不能當真。誰要是完全相信,誰就成了楚懷王一樣的人物。
私下裡,蒙恬就研究過楚國。
當今的楚國,半死不活,似乎軟弱可欺。可是,若楚國上下一心,各地的領主願意交出手裡的私兵,實行深入的動員,楚國至少可以動員超過六十萬的人馬。
想想秦末戰亂的時候,楚人鬧得多麼歡騰。
嬴政沒有軍事經歷,但並不代表嬴政完全不瞭解戰爭。直覺裡,嬴政覺得滅韓的策略,有些不妥,要不然,為何昭襄王時代沒有攻滅韓國,蒙驁也不主張攻滅韓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採納了李斯急並天下的思想,但嬴政並沒有立即行動,而是實施了李斯賄賂諸侯大臣的策略。在嬴政看來,這樣的策略,正是他需要的巧力。
遠交近攻,安撫偏遠的燕齊兩國,嫁公主,贈送豐厚的嫁妝禮品,秦國一直在做。秦國的間諜,一刻不停的在六國活動,只是並沒有對諸侯國的大臣,展開大規模的糖衣炮彈。
李斯的建議,提供了一種看起來可行的策略。
換位思考過後,蒙恬猜測著嬴政的想法,遂開口說道:“以秦國的軍力,只要策略得當,在大王有生之年,攻滅六國,統一天下,肯定可以做到。”
蒙恬一開口,就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要實現統一六國的宏圖偉業,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正確的策略。
“如果大王選擇良將,妥善實施,不出差錯,或許最多二十年,便能一掃六合!”
另一個時空中,嬴政親政後,開始滅六國的準備,直到最後統一天下,花費了整整十八年的時候。從滅韓開始算起,只有十年時間,可在滅韓之前,秦國便開始了戰略佈局。
秦國的戰略佈局,屬於國家機密層面的活動,書寫歷史的太史令、太史公等人,沒有高深的軍事素養,根本不明就裡。
“只是,首先攻滅韓國的話,在末將看來,並不是最好的策略。”
蒙恬心裡嘆了一口氣,有些事,即使自己想避開也避開不了。身為軍人,他自然不認同李斯提出來的軍事戰略。
李斯沒有從軍經歷,只看到了韓國的國力弱小,卻缺少了國際間的外交大視野。只是自己對李斯的戰略投了反對票,不知道李斯心裡會不會記恨呢?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