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秦國消化了北方,南方的楚國,自然擋不住秦國的大軍。中國的歷史上,統一戰爭,往往是從北向南、從西向東。蒙恬不認為南方的楚國,有統一全國的機會。

南方的楚人,也沒有統一的意識。他們的腦海裡,只有封建的思想。要不然,項羽攻克咸陽後,也不會大封天下諸侯。

可蒙恬心裡清楚,他的想法不大現實。嬴政可沒有耐心,一點一點去蠶食楚國,經歷過邯鄲之戰的慘烈,嬴政想要的是儘快統一全國,結束戰亂。

激進的嬴政,剛好遇到了激進的李斯,中國的統一大戰,想不加快都不行。

既然無法改變秦國的統一戰爭,就只能想方設法,爭取最有利的結果。

蒙恬沒有怨天尤人,軍人嘛,想著怎麼抱怨上級,還不如想想怎麼完成任務呢!

“楚國的這支前鋒部隊,戰力精銳,以孤軍之勢,竟然能打下武關!”秦軍南陽駐軍大帳裡,蒙恬侃侃而談:“敵人打得越好,就越是我們的禍患,所以,不能讓這支楚軍撤回楚國,而是要吃了它!”

早在秦穆公的時候,秦人就明白,他國有賢良,便是本國的禍患,為此招攬了由余。秦國的未來,註定和楚國有一場大戰,不趁著這個機會,儘可能的消滅楚國的精銳部隊,怎麼能夠對得起自己。

“哀兵必勝,這支楚軍失去了增援,已成哀兵之勢,只怕會不好打。”卜興讀過兵法,兵書上說,準備回國的軍隊,就不要去攻打。

“哀兵必勝,也是有條件的!”甘羅年輕,銳氣正盛,極力支援蒙恬的決定。打蛇不死隨棍上,放虎歸山,只會後患無窮。“楚軍攻打嶢關不克,定然損失不少,得知大軍潰敗,軍心士氣不足,只要我軍的應對沒有問題,出兵必敗!”

哀兵必勝的說法,或許可以激勵人心,但遇到優勢的對手,又有多少軍隊能靠精神取得勝利呢!

“楚軍現在到了哪裡?”蒙恬決心已定,轉過頭,看向了荊蘇。

軍帳裡的人,也看向了荊蘇。相處久了,大家也就知道,荊蘇管理著大軍的偵查部隊。

“楚軍現在已過了丹水,出了秦嶺。”荊蘇指著地圖說道。

秦嶺山脈,構成了秦國南方的天然防線。出了秦嶺,地勢變緩,適合大規模用兵。

這就是秦國的地緣優勢了。

山東六國,攻打秦國,需要面對險峻的地形,而秦軍東出,攻打六國,卻不用擔心大本營的安全。只需要少數兵力駐守,可以全力對外。

“繼續偵查,不可失了楚軍的動向!”蒙恬點了點頭,楚軍的主將,並不庸才,他不打算與楚軍對拼。“李必,你率領你部騎兵,分為三部,輪流騷擾,我要楚軍,時時刻刻不得片刻休息!”

“諾!”

騎兵游擊戰術,單純的步兵,面對這樣的戰術,註定沒有什麼辦法。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