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痴心 “要怎樣的痴心才叫做上心?”……

寧王一死, 戰火消弭。鄯州百廢待興,城門內外不再戒嚴,百姓們的日子逐漸恢複如常。

魏軍待在鄯州城中休整了幾日後, 便要啟程返魏赴命。

離開鄯州的前一日,殷樂漪跟著小銅巷車行的掌櫃,去了一趟吳娘子的村子,將吳娘子丈夫的屍首送了回去。

殷樂漪站在院外,一牆之隔,裡面傳出吳娘子悲痛欲絕的哭喊聲。

失去至親至愛的痛苦, 是旁人無論怎樣安慰都無法撫平的。

而殷樂漪更是無顏面對吳娘子, 她雖然阻止了晉魏交戰, 讓鄯州的百姓免於戰火的折磨,但她救不回已死之人。

若社稷繼續動蕩下去, 戰火屢屢不止,像吳娘子這般失去至親至愛的人只會越來越多,百姓們一心想尋求的安穩日子便也只能成為遙不可及的夢。

啟程之日, 如何處置寧王殘黨成了最大的問題。

尤其是那二十萬晉國士兵,雖不比魏國的鐵騎,卻是不可小覷的戰力,若將他們留在離都城千裡外的鄯州城,魏國方面擔心他們生變, 成為一股不可控的勢力。

而殷樂漪最擔心的也是這二十萬將士的安危,如果魏宣帝想要斬草除根,屆時這二十萬條性命便會血流成河,釀成慘劇。

她有意去了解這些士兵的態度,便央了陸乩野帶她去見一見他們的將領。

他們被繳了兵器,被魏軍嚴加起來。

殷樂漪到時, 陸乩野便已先在營帳裡候著她。

十幾個將領與敵軍主將碰面,個個嚴陣以待的站在帳中,氣氛頗有幾分劍拔弩張。

反觀陸乩野一派風輕雲淡,端坐在帳中的姿態更是慵懶,絲毫未將晉軍的敵意放在眼中。

見殷樂漪掀簾入帳後,他這才抬起眼簾,“來了?”

殷樂漪朝陸乩野頷了頷首,帳中的晉國將領向著殷樂漪看來。

那夜城牆之上,他們目睹了芙蕊公主一箭射殺寧王的場景,以寧王的性命讓戰爭戛然而止。

殷樂漪在他們的視線追隨下一路走到陸乩野身側,面朝眾人,開門見山的問:“今日我來此只為問諸位一個問題,諸位往後有何打算?”

他們歸順魏國或可有一線生機,但他們若繼續負隅頑抗,便只有死路一條。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緘默片刻後,齊刷刷的在殷樂漪面前跪下,異口同聲道:“臣等往後願聽公主調遣——”

此前在戰場上他們號令麾下還要對殷樂漪喊打喊殺,現在卻一改從前。

領頭的將領陳情道:“寧王行事獨斷,為達目的多次命我們屠殺晉國百姓。我等雖心知肚明寧王並非仁君,但複國大業在前,只能咬牙忍受他的暴行……”

“寧王通敵叛國一事,我等也含恨為他瞞下……但公主那日在冰河上一番陳詞令我等慚愧無比,更讓我等幡然醒悟,助寧王便等於助紂為虐!”

“公主除寧王讓鄯州百姓免於戰火,讓我等明白寧王不是我等想要擁護的明君!”為首的將領俯首叩拜,“公主才是我等要追隨的君主!”

眾人慷慨激昂:“臣等願誓死追隨公主——”

殷樂漪來時沒有預料到他們會倒戈向自己,心中一時大為震撼,但很快她便鎮定下來,思忖道:“既然諸位願意追隨我,那便請諸位往後都以我的命令列事。這第一條命令,便是我想請諸位暫且放下對魏國的仇視,以將士們的性命為重。”

“臣等領命。”

魏軍人多口雜,未免落人話柄,殷樂漪沒有將這些晉國將領久留營帳。

陸乩野派了人將他們押送回去後,營帳內便只剩殷樂漪和陸乩野。他們二人獨處,殷樂漪本以為陸乩野會訝於晉軍對她的態度,怎料陸乩野目無波瀾,像是早已料到這樣的局面。

“陸欺。”殷樂漪立於燭火下,有些忐忑地問:“我做的是對的嗎?”

澄澈火光映清少女眉間的惶惶不安,讓她蒼白的嬌顏上更顯楚楚可憐。

她自幼養在深宮,被她的父皇母後捧在掌心如珠如寶的呵護長大,從未歷經過風雨。

陸乩野尚記得初見殷樂漪時,她是多麼的天真懵懂,而今不過短短一年,她已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公主殿下。

她的蛻變令陸乩野有些欽佩有些驕傲,更有些自責。

若是可以,陸乩野寧願殷樂漪一如從前天真懵懂,哪怕再青澀稚嫩些,也好過她磕磕碰碰不畏生死,將自己弄得一身是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