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土豆、紅薯這些也如芋、薯蕷一樣嗎?

此前,聽聞畝產量足以有八千斤的土豆後,所有人都是心急如焚,就連尉繚都因為想得到此物,而沒有再堅持反對當初朝廷調集所有大船下海貿易的事情。

結果,他們大秦也有同樣高產的作物啊!

雖然說不是主糧,不是很耐放,種植技術上也不是很成熟,還有地域限制。

但是,現在這些都不是問題了。

即將有那麼多勞工要養活,對於糧食的需求迫在眉睫,要那麼耐放做什麼?

只要芋頭、紅薯、土豆這些,能夠維持那些勞工的體力,解決百萬人的溫飽問題,飲食習慣上……有的吃就不錯了!

再說,墨家已經研製出了集脫殼、去石與研磨一體的磨粉機,稻、麥、粟這些如今既都能用機械研磨成粉,沒道理那些芋、紅薯不能。

如此一來,不僅能儲存個一年半載,還能製作成美味的饅頭。

像這種又能解決勞工飯餐食,又能省下大量主糧的塊根類作物,還是得重視起來啊!

虧了,差點就錯過了這些好東西!

看著群臣們不斷變動的臉色,顧綾雪似乎也猜到了他們在想什麼,笑了笑,才繼續說道:“至於右相大人問的種植時,用的可是如蒸汽犁這般的農具……”

一雙雙目光再次落了過來,顯然,所有人對這個問題都很關心。

顧綾雪微微抬起頭,一副陷入了回憶中的模樣,說道:“確實用到過。”

“我雖從未曾親至師門駐紮之地,但也曾聽聞師兄姐弟們屢屢談及種地之事。”

“就說蒸汽犁,能比畜力犁耕得更深,因為這是透過蒸汽發動機提供強大的動力,牽引犁具深入土壤,耕深可以達到傳統犁耕深度的兩倍甚至更多!”

甚至兩倍以上!

這下子,包括嬴政在內的眾人全都驚訝了一下。

果然是要取代牛耕的器物,原想著,能比牛耕多個一兩倍的效率那便是極好的了,現在看來,好處比他們所想的還要更多一點!

顧綾雪還在繼續說道:“而深耕則有助於打破犁底層,令土壤通氣透水,使植物之根得以舒展,養分吸收更為順暢。而蒸汽犁的動力之大,一機能同時牽引三至個五犁鏵,一次即可同時開闢數條犁溝。”

“即便是面對一些堅硬以及粘性頗大的土壤,亦能輕易將硬塊破碎,使土壤翻耕得更加精細平整。”

輕易破碎硬土?

還有,養分吸收更為順暢?

這個說法倒是新鮮。

在場的眾人倒是沒有太過驚訝,對於深耕的好處,他們還是知道的。

雜家學派有本著作,《呂氏春秋》,名實相符,乃文信侯呂不韋親自主持編寫。

此書彙集了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說,內容囊括了哲理、治道、兵略、農耕等諸多範疇。

其中,便有對深耕的描述,即「五耕五耨,必審以盡,其深殖之度,陰土必得,大草不生,又無螟蜮 。」

(多次耕種和鋤草,一定要仔細徹底,耕種的深度要達到有水分的溼土,這樣可以使雜草難以生長,又不會有螟蟲等害蟲,從而使禾、麥獲得好收成。)

所以,文武百官們對蒸汽犁的製作更加期待了。

甚至,一個兩個都有些恨不得顧綾雪能夠再提出一些比牛耕更加激進,更加大膽的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