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殿上,就在顧綾雪稟奏紡紗機已經組裝完成,正處於最後除錯階段,並且讓凌琛等人上殿當堂演示,以至滿朝文武全都驚喜無比的時候。

會稽郡。

黎明的曙光在海面上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海風裹挾著鹹溼的氣息,拍打在岸邊嚴陣以待的五萬大軍身上。

不遠處,八百艘樓船整齊地停靠在港灣,宛如一座宏偉的水上之城。

這些樓船,從外觀上看,就像陸地上雄偉的樓臺平移到了水面之上,他們高聳入雲,寬度約達八米,長度超過三十米,每一艘樓船的舷邊皆設有半身高的女牆,以防敵方矢石。

甲板上的女牆之內,設有一層建築「廬」,廬周邊也設有女牆,廬上有戰卒手持長矛,有居高臨下之勢。

「廬」之上,還有第二層建築「飛廬」,弓弩手藏於飛廬內,發射箭矢,具有遠距離進攻之力。

其上,更有一層為「爵室」,或瞭望,或指揮,在晨光中投下了斑駁的陰影。

此時,在樓船陣前的沙灘上,一座由巨大的方木搭建而成的祭祀臺前。

祭臺上,三牲溫順地趴在一旁,五穀堆積如山,香爐中,青煙嫋嫋升起,香案上的燭臺,燭火也在微風中搖曳。

隨著一陣悠揚而莊嚴的鐘磬之聲響起,作為軍隊的統帥,韓信身披戰甲,腰懸長劍,穩步踏上了祭祀臺。

然後,接過侍從遞來的盛滿美酒的金樽,高高舉過頭頂,向著東方海平面,神色肅穆地將美酒緩緩灑下。

隨後,蕭何身著官服,頭戴高冠,手持一卷寫滿祭文的竹簡也登上了高臺,用著洪亮的誦讀著祭文,“上蒼有靈,海神垂聽。今吾大秦雄師,奉帝命,率五萬雄師,駕八百樓船,渡滄海,徵琉璃,此乃正義之師,威武之行。”

“望神庇佑,順風相送,逆風不擋。佑我艦船如履平地,護我將士平安無恙。願以誠心,獻此祭品,望諸神助我大秦揚威海外……”

船隊前列,徐福也走上前來,一手持司南,一手捧香草,圍繞著祭臺緩緩繞行,口中唸唸有詞,祈求航海平安,免受風浪、暗礁和海怪的侵襲。

接著,祭司們開始宰殺牲畜。

鋒利的刀刃劃過牲畜的脖頸,將鮮血塗抹在祭臺的柱子上,肉則被整齊地擺放在祭臺上,五穀也被撒向四方,象徵著對天地四方神靈的供奉。

在整個祭祀過程中,激昂的鼓樂聲震徹天地,號角聲悠揚而嘹亮,鐘磬之聲不斷在海邊的上空盤旋,向神靈宣告著大秦軍隊的壯志豪情。

儀式的最後,部分祭品中,精美的酒器、裝滿五穀的竹籃以及宰殺後的部分牲畜被鄭重地投入海中,隨著海浪漂向大海深處。

五萬大軍和水手們整齊列隊,面向祭壇,表情嚴肅而虔誠。

隨著祭祀儀式的結束,朝陽初升,金色的陽光灑在海面上,韓信站在高高的指揮台上,面對著五萬將士,拔出腰間的佩劍,劍指蒼穹,聲若洪鐘,於海濱迴響:“吾等秦軍銳卒,今日於此立誓!”

“聽從號令,忠於國家!”

“任滄海興波,狂風作虐,吾必奮勇向前,有進無退!”

“當使倭人知大秦之雄,畏大秦之威,犯我大秦者,雖遠必誅!”

“此去,逢敵必戰,戰則必勝,誓死效忠,誓死不退!”

“待凱旋之日,榮耀歸秦!”

“此誓,天地為證,海神共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