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聽此點了點頭。

目前大軍行軍的乾糧主要有三種。

其一為鍋盔,秦軍將麵粉做成厚餅,放在盾牌裡,下面用石頭支起來生火,用小火慢慢烘烤。

特點是厚重如盔甲,直徑可達半米,厚十幾厘米,雖然乾硬耐嚼,但也算是內酥外脆、在乾燥情況下,一般能儲存十天半月,若是環境特別乾燥,甚至可以半年不黴變。

這鍋盔不僅可作為乾糧食用,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充當鎧甲,為沒有鎧甲計程車兵提供額外的防護。

其二為炒麥,即,將麥子炒熟,炒熟的麥子帶有一種焦香的味道,士兵可直接嚼食,不過與鍋盔一樣,大量食用也會有些乾燥難以下嚥。

然後便是肉乾,將牛肉、羊肉等肉類切成薄片或者條狀,然後用鹽醃製後晾乾,儲存得當,甚至可以儲存一年以上。

此時看著手中的饅頭,王翦心想著,這儲存時間雖說短了一點,但相對於鍋盔等乾糧而言,這饅頭更加鬆軟,口感亦更好。

倒是可以於行軍途中,利用當地的水源與簡單的炊具,在短時間內快速製作出大量的饅頭,讓士兵吃到剛出鍋的熱饅頭,這於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提高士兵士氣不是。

一旁的尉繚嘴裡面嚼著饅頭,也滿意的點頭,問道:“五穀是否都能如這般製作成饅頭?”

顧綾雪微微歪頭,思索片刻後說道:“理論上,除了豆之外,其他穀物都可以製作成,粟米粉饅頭質地可能稍硬一些,稻可能需新增其他具有黏性的穀物粉才可製成米麵饅頭,黍過於黏軟,可能不如小麥粉饅頭那樣蓬鬆,稷可能需要新增一些具有黏性的物質,如榆樹皮磨成的粉,幫助麵糰成型,而且製作出來的饅頭口感也會較為緊實。”

“總體來說,還是麥最適合。”

王翦和尉繚兩人聽罷微微點頭。

雖說朝廷種植最多的五穀是粟,麥的種植量相對較少,主要只用於蒸麥飯及麥粥,但既然是最適宜製作的饅頭的穀物話,那麼,倒是可以增加麥之種植!

且,這饅頭製作之法若能在民間推廣,麥之價值便會大大提升,百姓也會自發種植,朝廷再加以引導,麥之產量有望逐步提高。

想著,兩人兩三口吃光了手裡的饅頭,對視了一眼,目光中閃過一絲默契。

王翦率先開口,聲音洪亮的對顧綾雪笑著說道:“這饅頭如此妙處,不可埋沒,顧大人明日不妨安排庖人多做一些,將其分於文武百官品嚐,若是百官皆認可,那將其推廣為軍糧,乃至在民間推廣麥之種植,便多了幾分把握。”

“是矣。”尉繚露出認可之色。

“謹遵二位大人吩咐~”顧綾雪笑呵呵的應道。

咸陽人的主食主要就是粟和黍,也就是小米和黃米,對於習慣了粟飯口感的這些人來說,饅頭沒有那種明顯的顆粒,應該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一些人會因為新奇的口感而樂於嘗試,另一些人就感到不適應吧。

不過在秦朝,酒麴的製作已經比較普遍,再不濟,還可以自然發酵麵糰,所以製作成饅頭的成本倒也不高,這種經濟實惠的主食替代品,普及起來還是沒問題的。

說話間,三人已登上了百層臺階,抵達了麒麟大殿之前,然後,三人便發現了巨大的不同。

原本熟悉的推拉式之牖(yǒU窗戶),還有那高高屋頂上的窗,竟在一日之間改頭換面。

那一個個縱橫交錯的窗欞,全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透明的玻璃!

那些玻璃晶瑩剔透,宛如最純淨的水晶,沒有絲毫雜質,踏入大殿後,更是感覺前所未有的明亮通透。